金融消保你問我答
金融消費維權需要提供哪些信息?對處理結果不滿意怎麼辦?平安人壽專業人士為你解答!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証監會、國家網信辦聯合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教育宣傳月期間,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金融消保你問我答”系列公益宣傳,邀請銀行、保險公司、証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相關專業人士,向廣大金融消費者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示金融風險,倡導理性消費、價值投資觀念,傳播金融正能量。
根據法律法規,金融消費者依法享有“八大基本權益”: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信息安全權。
當上述權益受到侵害時,金融消費維權需要提供哪些信息呢?對投訴處理結果不滿意的怎麼辦?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總經理李晗暉為你解答——
金融維權需提供以下信息:
根據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規定,消費者因購買銀行、保險產品或者接受銀行、保險相關服務與銀行保險機構或者其從業人員產生糾紛,向銀行保險機構主張其民事權益,銀行保險機構可以要求投訴人提供以下材料或者信息:
(一)投訴人的基本情況,包括:自然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姓名、身份信息、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身份信息、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投訴代理人的姓名、身份信息、聯系方式、授權委托書﹔
(二)被投訴人的基本情況,包括:被投訴的銀行保險機構的名稱﹔被投訴的銀行業保險業從業人員的相關情況以及其所屬機構的名稱﹔
(三)投訴請求、主要事實和相關依據﹔
(四)投訴人提交書面材料的,應當由投訴人簽字或者蓋章。
對投訴處理結果不滿意的,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對消費者投訴事宜,銀行保險機構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合同約定,公平公正作出處理決定,如果消費者對投訴處理結果不滿意,可以自收到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該機構的上級機構書面申請核查,同時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常見途徑解決:
(一)向第三方機構申請調解。比如向第三方金融糾紛調解機構申請調解,有利於糾紛的公正、專業、合理及快速解決。
(二)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消費者仲裁機構是解決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爭議的重要途徑,當事雙方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實行一裁終局,效率更高,有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和促進公平交易。
(三)向法院提起訴訟。消費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關於金融消費者維權的建議:
一、了解自身享有的權利,通過正規渠道依法理性維權,警惕非法“代理退保”陷阱。
二、選擇正規合法的金融機構,遠離非法金融組織。
三、金融消費時,確保了解所有的相關信息和條款,特別關注重點提示的內容,並注意保留相關憑証,遇到任何問題向官方核實清楚后再進行。
四、積極參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了解新型的金融詐騙手段和熱點,避免上當受騙。(平安人壽重慶分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