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重慶分行:構筑金融反詐“防火牆” 守護百姓“錢袋子”

今年以來,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積極響應金融系統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作要求,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切實履責,重拳出擊,深層次筑牢金融反詐防線,有力保障了客戶的資金安全。同時,不斷豐富多元宣傳載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全民反詐氛圍,共筑金融消費誠信環境。
廳堂管家提供金融服務。華夏銀行重慶分行供圖
做好反詐預警 守好居民“錢袋子”
“我需要盡快匯一筆轉賬手續費,請問怎麼操作呀?”近日,70余歲的客戶吳某急匆匆地來到華夏銀行重慶某支行辦理匯款業務,聲稱要給男朋友匯轉賬手續費。
因正常的匯款不需要手續費,當班主管立即引起了警覺,便詢問客戶為什麼要匯轉賬手續費。客戶表示,男朋友在國外給自己匯了100萬元款項到華夏銀行卡上,但必須先轉3000元兌換費用才能收款,說著便拿出其男朋友轉賬過來的憑証。
當班主管發現該憑証上注明有“此國際交易規定,必須先支付國際貨幣外匯兌換費用,才能將資金兌換至受益人銀行賬戶,國際貨幣兌換費3000元。”然而,經仔細查看,當班主管確認匯款憑証為“電腦P圖”,憑証上新錄入的內容與原始憑証有肉眼可見的區別。經過提示,客戶最終意識到自己被騙,當即取消了匯款,避免了資金損失。
無獨有偶,近日,客戶譚某被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監測模型識別為賬戶“快進快出”模型,營業室經理隨即電話聯系譚某了解情況。譚某表示,自己支付的貨款均為本人轉出。營業室經理經過審慎分析后,對該賬戶進行了暫停非櫃面措施,並電話告知客戶盡快前來銀行網點重新識別。
當天下午3:30左右,譚某來到櫃台,告訴工作人員,自己是一名全職媽媽,因老公外出務工,一個人在家帶娃。期間,一直與某短視頻平台認識的網上人員進行微信聯系,對方告知譚某,通過打賞轉賬,每天可獲得幾百甚至幾千元的“好處”。一開始吳某進行打賞操作,確實獲得了幾百元,便認為該操作為合規操作。直到接到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的電話后,譚某第一時間通過微信聯系對方,告知銀行要求提供支付依據,當微信發出幾分鐘后,譚某被其拉黑,平時支付款項的網站也無法進入。直到這時,譚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隨即趕到銀行。
聽了譚某的述說后,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營業室經理立即安撫該客戶情緒,並告知客戶這是一起電信詐騙。了解到該客戶當日已轉出1萬多元且對方失聯后,立即協助客戶向反詐中心及公安機關報案。客戶對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的服務表示肯定,並感謝銀行的及時提醒,“要不是你們及時打電話告知,我可能損失得更多,感謝你們!”
吳某、譚某是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積極做好群眾反詐防詐預警的具體縮影。據悉,為了更精准地做好金融反詐防詐,華夏銀行重慶分行自主開發上線了電詐防控預警模型,自投產使用以來,累計報送把關堵口89起,管控資金229萬元﹔及時發現可疑線索、協助公安機關抓獲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2起,有力打擊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警銀聯動齊發力 筑牢反詐“防火牆”
今年以來,華夏銀行重慶分行嚴格落實賬戶管理要求和風險防控措施,聚焦客戶身份識別和現金管理,加強客戶盡職調查的管理,不斷強化員工與客戶的反詐識別能力。同時,加強警銀雙方溝通協作,共享風險信息,形成打擊治理電信詐騙工作的強大合力。
近日,客戶鄧某至華夏銀行重慶大渡口支行辦理現金取款業務,因該客戶前期被九龍坡支行因“他行涉案賬戶”採取暫停非櫃面控制措施。華夏銀行重慶大渡口支行經辦櫃員積極與九龍坡支行取得聯系,查詢得知客戶銀行卡余額7萬余元,均為當日短時間內分4筆從不同個人銀行轉入,未備注資金用途,客戶無法闡述款項來源,僅以他人還款作為敷衍。
九龍坡支行高級授權櫃員對比賬戶前期交易,發現賬戶不久前進行了小額測試,行為十分異常,初步判斷該賬戶疑似電信詐騙賬戶。同時,提示大渡口支行不要為該客戶辦理取款業務,請客戶出示相應憑據后至開戶行辦理。為防止客戶再更換網點取現,九龍坡支行立即對該賬戶採取了“隻收不付”控制措施,並向九龍坡區反詐中心匯報此異常情況。
九龍坡區反詐中心經查詢,確認鄧某行為可疑。為配合九龍坡區反詐中心抓獲涉案賬戶嫌疑人,待客戶再次來到九龍坡支行,工作人員立即通知反詐中心,大約15分鐘后,兩名警察到達支行,帶離涉案賬戶嫌疑人。最終,經九龍坡區反詐中心調查,確認該賬戶為涉案賬戶,華夏銀行重慶分行通過“警銀聯動”,成功堵截詐騙資金75800元。
聚焦重點人群 精准開展反詐宣教
“能幫助我們預防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機軟件是什麼?請作答!”近日,一場以“網絡安全周暨反詐我先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重慶市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堰興社區舉行。華夏銀行重慶大渡口支行作為參與單位之一,與大渡口區委網信辦、區金融發展中心、躍進村派出所一起,在現場設置反詐宣傳攤位,通過游園會的形式,與居民互動,宣傳電信網絡詐騙及網絡安全知識。
“電信網絡詐騙具有手段多樣性、行為隱蔽性、成本廉價性等特點,平時要擦亮雙眼。”活動現場,躍進村派出所民警向市民普及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知識,通過生動活潑的案例分享,讓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反詐意識。
“天上不會掉餡餅,老年人群要特別注意不要貪小便宜,很多聲稱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年輕人一定要謹慎,小心網絡刷單掙錢這類詐騙套路。”華夏銀行重慶大渡口支行的工作人員則化身成為反詐“宣傳員”,聚焦老年人群、在校學生、社區居民,進行電信網絡詐騙及網絡安全知識普及與宣講。
“這個宣傳活動非常好,既參與了游戲,又學習到了反詐知識,今天聽了大家的分享,才知道電信詐騙門道有多深,回家后我也會多提醒家人注意。”現場參與了此次活動的社區居民劉女士說道。
為高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華夏銀行重慶分行主動作為,精准開展反詐防詐宣教。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將營業大廳作為宣傳的主陣地,循環播放各類反詐宣傳片,並在明顯位置擺放宣傳折頁等資料,以便客戶隨時翻閱。同時也主動出門,走進社區、商業街等,在開展業務之余主動宣傳,用典型鮮活的宣傳案例,向客戶傳達反詐知識,引導高危易受騙群體不聽不信,不貪圖小便宜。
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不斷加大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力度,強化日常甄別及勸阻能力,全力守護人民群眾“錢袋子”。(張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