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睡不著時做這2件事隻會加重失眠

睡眠是大腦和身體休息、修復的重要時刻,而且和情緒、記憶、免疫等系統都有著緊密的關系。長期失眠可能會導致心情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甚至是各種健康問題。重慶三一八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顧慶樂提醒,失眠睡不著,千萬別做這2件事。
不停打開手機看時間
顧慶樂表示,很多人失眠了,想睡又睡不著時,大腦就會變得特別敏感,老是盯著時間。一直拿著手機或手表看幾點了,這可不是什麼“有效監控睡眠”的好事,因為這種“鐘表監控行為”,隻會讓你的失眠更加嚴重。這種老看表和心算,會讓你花時間在有壓力的覺醒活動上,而不是睡覺。
此外,睡前看手機或電子產品也會影響睡眠,這也就是為什麼醫生會建議,在睡覺至少1小時前要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如果你非得晚上用電子設備,可以考慮降低屏幕的亮度,以減少明亮的光線照射對大腦的刺激。
硬躺,使勁逼著自己睡
如果你在床上躺了20—30分鐘仍然無法入睡,不要強迫自己躺在那裡。
如果你失眠是常態,經常早早上床躺著“數羊”,大腦會開始將床與清醒的狀態(但你處於失眠狀態)聯系起來,讓你更焦慮難耐。
而且對失眠的恐懼和擔憂,會增加緊張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開始擔心每個晚上都會發生同樣的事情,這種心理恐懼會變成一種“床上失眠”的條件反射,讓你在床上變得更加焦慮。
此外,我們心底的需求沒有滿足,比如期望在晚上得到充足的睡眠卻無法實現時,就會失落和不滿。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失敗了,因為無法達到你為自己設定的睡眠目標。這就成了心理負擔——每當睡不著的時候,都會感到自己沒有做到應該做的事情。
床應該是一個讓你感到舒適和放鬆的地方,而不是讓你焦慮和失眠的地方。所以不困不上床,避免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來保証床的睡眠關聯性。
超過20—30分鐘,還是睡不著,那就不要硬躺,不如離開床做點別的事情,去另一個空間,做一些輕鬆的活動,直到感到困倦為止。等到你困意襲來,再回到床上。這樣,你的大腦就不會把床和失眠聯系在一起了。
顧慶樂提醒,如果幾周過去了,你還是難以入睡,沒有高質量的睡眠,就該去看看醫生了。(重慶三一八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