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預防牙齒疾病的方法

孕媽媽由於內分泌水平的變化,加上平時飲食習慣的改變,更容易患口腔疾病。孕媽媽的牙齒和牙齦的疾病,可以通過孕媽媽跟胎寶寶之間的血液循環,影響到胎寶寶的健康,可能會成為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導火索。
孕期較常見的牙齒問題
1.妊娠牙齦炎:這是由於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使牙齦充血腫脹,顏色變紅,刷牙時易出血,偶爾有疼痛不適的感覺。
2.妊娠牙齦瘤:這種病症較少見,一般在懷孕中期,由於牙齦發炎與血管增生,形成鮮紅色肉瘤,大小不一,生長快速。妊娠牙齦瘤通常不需要治療或隻針對牙周病進行基本治療,如洗牙、口腔衛生指導、牙根整平等,這是為了減少牙菌斑的滯留及刺激。牙齦瘤會在產后隨著荷爾蒙恢復正常而自然消失,若出現妨礙咀嚼、易咬傷或過度出血等,可考慮切除,但孕期做切除手術容易再發。
3.其他症狀:也可偶爾見到牙周囊袋加深、牙齦容易動搖等症狀。
口腔衛生不良及原先有牙齦炎的孕婦,在牙周問題上都有較大的發生風險,所以懷孕前先做口腔檢查與預防治療,懷孕期間定期檢查,做好口腔清潔衛生是非常必要的。
那麼,孕媽媽應該怎樣注意口腔的健康呢?
1.每天早晚堅持刷牙或使用牙線清潔口腔。即使不能多刷牙,也要多漱口。
2.定期去專業的牙科醫院檢查,向專業的牙醫進行咨詢、指導和必要的治療。
3.保証飲食平衡,營養充足,增強口腔的抵抗力。
4.注意吃糖不要過量。因為糖分殘留在口腔中,細菌會利用糖分產生酸,使牙齒脫礦,最終導致蛀牙,因此吃含糖食品后,要及時漱口。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婦產醫生溫凱表示,孕媽媽檢查口腔的最佳時期是懷孕4—6個月的時候,這個時候孕媽媽身體狀況比較穩定,活動也不是特別受影響。如果說在這階段發現口腔有疾病的話,盡量在這一期間治療。(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