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解碼“小巨人”一一專精特新看中國

重慶江津:產教融合賦能“小巨人”科技創新

2023年10月20日13:28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重慶江津東科模具車間。耿駿宇攝

重慶江津東科模具車間。耿駿宇攝

人民網重慶10月20日電 (記者胡虹)在剛發布的重慶市2022年專精特新企業名單中,江津區74家企業入選,新增企業數排重慶區縣第三名。10月19日,“解碼‘小巨人’——專精特新看中國”主題活動走進重慶江津區。探訪當地如何通過打造產學研模式,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力量。

重慶東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科模具),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端精密壓鑄模具生產制造的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燃油汽車、5G通信基站、新型儲能產業等領域。目前,該公司已擁有專利99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取得科學技術成果25項,其技術中心被認定為重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慶市工業設計中心。

“我們結合市場部市場訂單成立專項小組進行開發設計‘新能源電機中間殼體模具’,有效解決電機中間殼體在壓鑄過程中模具快速更換、易產生氣縮孔問題,並滿足產品外觀及內部質量要求、達到高效量產的結果。”東科模具公司負責人范曉瀾說,強有力的技術開發能力支撐,讓公司在遇到問題時,能迅速解決、打破阻礙。

東科模具不竭創新動力的背后,離不開團隊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其打造的產學研模式。據了解,作為重慶市首批產教融合型企業,該公司先后與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市江南職業學校等開展校企合作,在企業內部建設博士工作站、教授工作室,並挂牌研究生、本科生實訓基地,建設技工人才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在模具及鑄造關鍵技術研發、人才引進、技工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校企深度合作。

其中,東科——江南職校產教融合生產實訓基地開創了技工儲備人才培養新模式,機械制造技術專業學生近3年共畢業406人,其中135人參加對口升學考試,271人分別就業於裝配鉗工、數控車工、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模具工程師等崗位,就業率達95%,學生穩崗率在90%以上,為相關行業發展注入大量人才。

“校企合作給企業帶來了儲備人才力量支持,這些學生通過進入企業后的淬煉,慢慢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形成具有東科特色的人才體系的重要一環,讓我們能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將產品做得更精、更專,將‘東科’這個品牌立住,並推得更廣、更遠。”范曉瀾說,“而這離不開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

企業新購設備器具稅前一次性扣除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至100%政策出台后,稅務部門第一時間走進企業,梳理和講解相關政策,2022年,幫助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0萬余元。

“我們將省下來的錢又投到了三期精密加工車間建設和一體化大模具設計制造的關鍵環節,最大限度將研發能力轉化為經營能力,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范曉瀾說。

同樣作為專精特新企業的渝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渝豐科技),也正致力於打造產學研模式。渝豐科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力傳輸、交通、能源、地產工程、城市建設、家裝等領域,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線纜電子加速器輻照中心、新型BTTZ防火電纜生產線、YTTW氬弧焊軋紋生產線,以及三層共擠交聯電纜生產線等80余套先進生產設備,先后獲評“中國線纜100強企業”“重慶制造業企業100強”“重慶市制造業龍頭企業”等稱號。

“正是因為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隊伍,我們才能在創新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在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渝豐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渝豐科技在開展自主創新的同時,與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並在公司設立重慶市高分子材料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積極培養人才、壯大人才隊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目前,渝豐科技已實現由傳統制造型企業向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轉型升級,公司創造專利154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70項,美國和歐洲專利12項,獲“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百年長壽命電線、新型防火電纜、網絡神經電纜等多款新產品,填補了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線纜行業技術空白。

近年來,江津區各政府部門多措並舉,送政策送服務上門,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江津區稅務局聯合工商聯、科技局、園區等部門,通過宣講會、座談會、網上直播等形式,聚焦企業研發、技術創新需求,講解最新稅費政策,輔導企業申報享受稅費減免,讓各項稅惠政策和創新服務舉措及時惠及企業,助力創新型成長型企業走好專精特新之路,助力江津區科技創新工作向好向快發展。

截至目前,江津區已累計創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235 家,國家小巨人企業22家。

(責編:劉政寧、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