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79萬人穩就業的背后

——2023年前三季度脫貧勞動力就業觀察

2023年10月24日07:03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制圖\丁龍 數據來源:市鄉村振興局

制圖\丁龍 數據來源:市鄉村振興局

10月5日,家住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胡平異常忙碌,從事挖掘機駕駛工作的他在假期也很難閑下來:“最近縣裡工程多,不缺活兒干。”

同樣忙碌的還有千裡之外的張革新——今年2月,這名來自萬州區白羊鎮的脫貧勞動力與同行的48名務工人員,乘坐政府的包機飛往山東務工,8個月已賺回3萬多元。

市鄉村振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實現就業79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市脫貧人口就業率達47.62%,基本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增收”。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79萬人穩崗就業,靠的是什麼?

底氣足行動早:GDP增長帶動就業

79萬人穩就業背后,是國家經濟體量不斷增長,以及重慶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帶動勞動力市場回暖,帶來了更大就業空間。

“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迎來市場開放、消費增長、投資活躍、商品與要素流動增加等機遇,必須及早應對。”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正因如此,今年春節上班后,該局立即組織召開了全市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視頻會議,印發相關文件,細化分解量化指標,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從3月開始,我市先后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到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山東、重慶中心城區開展調查研究,走訪用工企業、勞務輸出企業和勞動維權組織,准確掌握用工需求,進一步暢通就業渠道。

新動能蓬勃生長,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就業選擇。但同時,我市脫貧人口務工增收已由規模紅利期轉入質量紅利期,存在脫貧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低、老齡化嚴重、就業質量不高等痛點和難點,市級相關部門的工作重心也必須及時轉移。

為此,市鄉村振興局因勢利導,綜合分析我市當前脫貧人口現狀,將全年就業目標由去年的“雙增長”,即就業規模和收入持續增長,調整為“一穩一增”,即就業規模保持穩定和收入持續增長,工作重心由數量增長調整為質量提升。

辦法多措施實:積極穩定就業大局

就業如何穩?收入如何增?

歸納起來就是:暢通就業渠道、拓展就業空間、提升技能水平。

暢通就業渠道方面,繼續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北京和重慶中心城區等我市脫貧勞動力主要就業地區用工企業的對接聯系,組建跨區域的用工企業聯盟、就業推薦聯盟,建立動態更新的崗位儲備機制和多方聯動的快速響應機制,及時為脫貧勞動力提供就業信息和轉崗渠道。截至9月底,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52.19萬人,較去年同比增長4.53%,其中市外務工36.31萬人,市內縣外務工15.88萬人。

拓展就業空間方面,我市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就業幫扶車間,加強公益性崗位管理。前者,尤其注重對就業幫扶車間用工規模的考量,確保近3個月在崗人數保持在10人及以上,其中脫貧人口不低於30%﹔進一步規范人力社保、水利、林業、交通等部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的管理,以此兜底性解決弱勞力、半勞力的就業問題——截至9月底,我市新增就業幫扶車間57個,正常運營的就業幫扶車間總數達560個,吸納就業人數達11664人,其中脫貧人口4657人。全市公益性崗位安置10.03萬人,佔全市弱半勞動力21.88萬人的45.84%。

提高技能水平方面,我市不斷豐富培訓方式、完善教材體系、創新培訓機制,推動脫貧勞動力由“靠苦力掙工錢”向“憑技能拿工資”轉變。截至9月底,18個市級基地校完成培訓任務11393人次。

種種措施,讓許多脫貧人口實現了就業增收。

秀山縣峨溶鎮脫貧戶田慶峰,過去不會技術活收入少,自從參加了大貨車駕駛員培訓並拿到相應証照后,他每月在秀山縣城開大貨車的工資在5000—7000元,一家人的生活質量更高了﹔開州區大德鎮引進了重慶盈進服裝有限公司,60歲的脫貧戶王楚珍在此找到一份工作,她說:“因為身體不好,我干不了重活。在車間的工作既輕鬆又能減輕家庭負擔。”萬州走馬鎮走馬社區脫貧戶譚佐成,每天都要到自己負責的河道巡河,“不但保護了青山綠水,還讓我有一筆穩定的收入,一定要好好干。”

成果豐挑戰大:通過強品牌提升就業質量

經過努力,我市就業呈現出“一增一優一大”的態勢。

“增”指的是就業規模逆勢增長。“優”即是指就業結構不斷優化。統計顯示,79萬脫貧勞動力中有15.33%從事建筑業,14.51%從事制造業,23.52%從事教育、物流、種植、服務等行業。46.64%打零工,較2022年降低5.36個百分點,顯示出就業技能有所提升,就業結構合理優化。“大”即政策幫扶力度持續加大,我市重點加強人均年收入低於10000元的家庭就業幫扶,僅今年上半年就發放各類就業政策補貼2.71億元,同比增長5.86%。

當然,穩中亦有挑戰。市鄉村振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脫貧人口參加過就業技能培訓的僅為38萬人次,85%左右無相關職業技能証書,主要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低、可替代性強,潛在失業風險較高。另一方面,雖然脫貧人口務工就業的總數保持了增長,但二三季度的增長曲線放緩,縣內務工規模甚至呈下降趨勢,脫貧勞動力失業風險增大。

如何做?勞務品牌建設或將成為下一個突破口。市鄉村振興局人力資源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有3個國家級勞務品牌、126個市級勞務品牌,在帶動脫貧人口增收方面起到了明顯作用。但從總體上看,這些勞務品牌依然存在著主體缺位、合力不夠、質量不硬、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一個勞務品牌就是一張就業‘金名片’。”該負責人表示,將按照“以品牌帶輸轉、以品牌擴規模、以品牌佔市場、以品牌促效益”的思路,加速推進鄉村振興勞務品牌建設,選取北京、重慶和山東3個就業大市場,推進重慶火鍋師傅、巴渝大嫂、萬州烤魚師傅、開州金廚、雲陽面工、巫溪烤魚工、巴渝建工7個鄉村振興勞務品牌試點,為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本報記者 顏安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