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稅收觀察員” 探尋“小電池”的“大奧秘”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電池是怎麼制作的嗎?一般會用在哪裡呢?”近日,在開州區稅務局組織開展的“童眼看稅收”活動中,20名“小小稅收觀察員”走進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建電子”),探尋一塊小小電池的奧秘,了解電池制造和稅收優惠政策助力企業創新的相關知識。
“同學們,你們看到的每個電池上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二維碼,這就是它們的身份証。”活動現場,紫建電子的講解員帶領小朋友們參觀了公司鋰電池展廳,了解公司鋰電池的種類和用途。在該公司全新自動化車間,同學們參觀了鋰電池設備產線的運行模式,近距離觀察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生產過程、制造工藝和高精技術。
“電池作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常用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家庭都有著大大小小的廢舊電池,妥善處置廢舊電池,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參觀結束后,講解員為同學們科普了電池環保知識,目前生活中常見的1號、5號、7號等干電池已實現無汞化,按照國家現行垃圾分類標准屬於其他垃圾,廢棄時可隨生活垃圾一同丟棄,垃圾分類時直接投入其他垃圾桶中。但像紐扣電池、手機舊電池、電動車的鉛酸電池等都含有重金屬,因此,都應該放入有害垃圾回收桶。
活動中,結合本次參觀的企業情況,開州區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科工作人員李倩倩通過有趣的稅收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小朋友們講解了稅收助力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內容,並通過“稅問我答”環節,充分調動同學們對學習稅收知識的興趣。
活動中,開州區稅務人員與同學們互動。趙詩琪攝
“電池就像是一個魔法儲物箱,企業不斷地研發創新,就是要讓這個儲物箱能夠儲存更多能量,以此驅動設備更加穩定和持久地工作。”李倩倩講解道,國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企業創新研發,比如紫建電子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按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00%比例加計扣除,省下的資金可以用來研發更多、更安全、續航更久的電池產品。
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相互交流了本次活動后的心得體會,紛紛表示要向家人、同學宣傳電池制造和稅收知識,將稅收普法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開州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石思平表示,將常態化開展稅務部門與學校、企業的有效聯動,持續探索校園普法宣傳新模式,教育引導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從而發揮“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宣傳作用,提升青少年普法工作質效。(譚銳)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首創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已在全國推廣
- 人民網重慶10月25日電 (記者胡虹)24日,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廢城市”共建聯合新聞發布會在重慶市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川渝在全國首創的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如今已延伸到滇黔川渝湘豫等六省(市),轉移種類由3種增加至59種,審批時限壓縮到約5天,納入國務院印發的危廢改革方案,入選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雙城經濟圈18條經驗做法之一,目前已開始在全國推廣。…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