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何時出牙屬於正常

嬰兒牙齒從無到有,出牙時間的早晚及出牙的順序都是父母非常關心的事,因為這是評價嬰兒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指標。人一生中共有兩套牙齒,即乳牙和恆牙,一般情況下,嬰兒6—8個月開始萌出乳牙,1歲時長8—10個牙,2歲左右出齊,共20枚。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兒保科主任沈潔表示,乳牙首先萌出的是下頜兩顆門牙,叫乳中切牙,以后長出的是上頜兩顆門牙,依次長出側切牙、乳磨牙、乳尖牙,最后長出第二乳磨牙。一般牙齒是成對萌出,並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6—8歲時,乳牙逐個脫落,由新牙代替,新長出的牙不再脫落替換,陪伴終生,稱為恆牙。
乳牙的牙釉質較薄,牙本質較脆,容易發生齲齒。所以,要保持堅固的乳牙,必須供給嬰兒適當的營養。從嬰兒時就應注意及早防治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供給各種必需的營養,尤其與骨骼發育有關的維生素D、鈣、磷。父母也要注意兒童的口腔衛生,培養嬰兒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的習慣,並定期接受口腔檢查。
一般情況下,嬰兒在出生后6—7個月就開始出牙。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嬰兒8—9個月還沒出牙,心裡非常著急,認為嬰兒可能缺鈣,牙才長不出來,於是,有些家長便給嬰兒服魚肝油和鈣粉,並且加量地服用,這種做法往往有損嬰兒的健康。僅根據嬰兒出牙時間的早晚,並不能斷定是否缺鈣,即使是缺鈣引起的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補鈣,應聽從醫生的指導。如果家長擅自給嬰兒大量服用魚肝油、維生素D、注射鈣劑,很容易引起中毒。
嬰兒出牙早晚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有的嬰兒出生后第4個月就開始出牙,也有的嬰兒要到10個月之前出乳牙。假如10個月以后乳牙仍未前出,也不必緊張,隻要嬰兒身體健康,沒有其他毛病,晚到1周歲時出第1顆乳牙也沒關系,隻要注意喂養,合理又及時添加輔助食品,多晒太陽,嬰兒的牙齒會自然長出來的。如果嬰兒不出牙,並伴有其他異常時,可去醫院檢查治療,切不可濫用魚肝油等藥物。(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