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潼南區:著力構建三位一體耕地保護新格局

2023年10月27日07:06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10月25日,潼南大佛街道前進村,被認領一空的合之緣共享菜園。通訊員 羅列 攝/視覺重慶

10月25日,潼南大佛街道前進村,被認領一空的合之緣共享菜園。通訊員 羅列 攝/視覺重慶

10月25日,記者從潼南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該區立足農業優勢產業,強化川渝重要農產品保供責任,著力構建數量、質量、效益三位一體耕地保護新格局,取得明顯成效。

1—9月,該區淨增耕地5860畝,糧食產量增長2.38%,農業增加值增長4.6%,支撐GDP增長7.1%、居全市第六。

恢復補足耕地4776畝,淨增耕地5860畝

“這個灣子裡,以前長滿了毛蠟燭,有人那麼高!”25日中午,潼南區大佛街道文家村,61歲的村民姚紹芳指著自家院子往上的一片槽谷地告訴記者,這個灣子荒廢多年,連路都沒有了。而現在,這裡已經恢復成了耕地。

今年9月,“千畝良田”建設試點項目在文家村、八裡村實施。3台挖機、1台推土機開進文家村,挖溝渠、壘機耕道、改小田為大田,還將大片的荒坡地整治成為耕地。如今,這片槽谷地已被整治成為一個個大型梯田,面積達200多畝。

現場的施工員周輝告訴記者,文家、八裡兩村的“千畝良田”建設試點項目總面積1700畝,現已完成700多畝,全部完工后預計可淨增耕地300畝。

潼南區農業農村委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該區共新建高標准農田12萬畝、改造提升3萬畝,淨增耕地5860畝。

今年前三季度,該區進一步壓實耕保責任,制定耕地恢復補足、耕保審計整改、非糧化處置和違法違規專項整治4張清單,完善責任傳導、監管獎懲、佔用補足、問題整改、過程督導、考核追責6項機制,已完成耕地恢復補足4776畝。

另外,該區還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落實“長牙齒”硬舉措,開展亂佔耕地專項清理整治,處置存量問題400余個、提前完成年度計劃。

發展油菜制種1萬畝,開展跨區農機服務500余萬畝次

25日下午,記者在崇龕鎮青杠村見到楊華時,他正為當地一個種植大戶直播油菜。楊華是重慶市潼南區嘉禾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有11台拖拉機、4台聯合收割機、4台烘干機、4台無人植保機,合作社共有7名農機手。

“崇龕有4200畝糧油基地由我們提供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估計11月10日完成油菜直播后,我們就去四川遂寧、安岳、色達等地做跨區耕地服務。”楊華說,這4200畝糧油基地實行油菜、高粱輪作,一般10月10日到11月10日直播油菜,次年5月收割收菜,6月中旬種完高粱,9月收割高粱。

楊華除了為這4200畝糧油基地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8月份還在當地開展水稻機收作業。11月至次年4月,一般都去四川開展跨區作業,主要為四川的水稻、蔬菜、生姜種植大戶開展耕地作業服務。一年下來,合作社在本地開展農機服務4萬畝次,跨區開展農機服務2萬畝次,跨區作業收入近300萬元。

據了解,該區包括嘉禾在內的10家成規模農機合作社組成了“重慶渝飛”農機服務專業聯合社。前三季度,該區農機合作社共開展跨區農機服務500余萬畝次、創收3000余萬元。

今年,潼南還引進中一、福樂等龍頭企業,發展油菜制種1萬畝,實現“兩碗菜籽,一碗好油”,獲評全國油菜制種大縣。在全市率先建成“數字農業一張圖”,融合全域每塊土地的性質、流轉、產業等27層多模態數據,實現耕保智能管理。

建成220個共享田園,帶動鄉村游客959萬人次

25日晚上6點,潼南大佛街道前進村六組,“公社食堂”前面停滿了轎車,吃飯的人坐滿了5張大桌子。“他們都是來體驗種菜樂趣的城裡人。”大佛壩聯村黨委書記周君告訴記者。

今年,大佛街道前進村、新生村、豐產村、勝利社區等3個村1個社區組成聯村黨委,成立聯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之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作為合之緣農場運營主體,已建成“公社食堂”、共享菜園、鄉情陳列館等設施。

今年9月,一期30畝共享菜園一經推出就被認領一空。他們將30畝菜園分成600塊,每塊每年認領費為600元。“每個周末都有一兩百人來玩。”周君說,游客大多帶著孩子一起,體驗種菜、捉虫的樂趣。

讓他高興的是,這些城裡人還有深度體驗農村生活的需求。比如卓泰電子商務公司的老總潘軍不僅認領了3份菜地,還在前進村租了一個小院子開設“卓泰工作室”。

迄今為止,向合之緣公司提出租房居住需求的客戶已有100多人。目前,公司已租賃了60多座閑置農房,打算將它們改造成民宿后出租給來這裡游玩的城裡人。

今年上半年,潼南區大力發展“我在潼南有塊地、有塊田、有棵樹、有頭豬、有壇酒”共享經濟,至今已創新推出親子互動型、產景融合型、生態有機型、特色主題型4種共享農場(庄)建設模式,建成共享田園220個,帶動鄉村游客959萬人次。

本報記者 周雨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川渝首創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已在全國推廣
  人民網重慶10月25日電 (記者胡虹)24日,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廢城市”共建聯合新聞發布會在重慶市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川渝在全國首創的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如今已延伸到滇黔川渝湘豫等六省(市),轉移種類由3種增加至59種,審批時限壓縮到約5天,納入國務院印發的危廢改革方案,入選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雙城經濟圈18條經驗做法之一,目前已開始在全國推廣。…
重慶:房屋出租不登記要被罰 房屋登記可"網上辦"
  人民網重慶10月23日電 (記者劉政寧)近日,家住重慶江北區某小區的王某,將位於同小區的一套房屋出租給張某。張某在出租屋內從事違法犯罪行為,被公安機關及時查處。…
重慶巴南:專精特新“小巨人”領跑汽車新領域
  桴之科改造后的汽車。耿駿宇攝 人民網重慶10月20日電 (記者胡虹)一枚雷達芯片不僅可以在雨霧天氣下觀察路面情況,還能精准測量與前車的安全行駛距離提醒司機避讓﹔27年潛心研發終於讓國產飛行器裝上“中國心臟”,填補國內航空活塞發動機的空白﹔通過清潔直運+高效轉運模式,讓垃圾高效、密閉完成中轉,助力實現“無廢亞運”…… 10月19日,在位於重慶巴南的研發中心,重慶桴之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桴之科)董事長董理理如數家珍一般,介紹著企業近年來自主研發的一鍵啟動、思銳車聯網、雲鑰匙、遠鍵遙控啟動、77G多功能毫米波雷達等一系列高端電子產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