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唯一上跨既有線鋼橫梁吊裝完成

夜間吊裝現場。張杰攝
人民網重慶11月12日電 11月11日凌晨00時16分,隨著最后一榀重達145噸的鋼橫梁穩穩地落在鋼立柱上,標志著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葡萄溝右線大橋跨渝廈高鐵鋼橫梁全部吊裝完成,這也是全線唯一的上跨既有線鋼橫梁施工。
“一輛家用小汽車的重量一般在1.5噸左右,我們此次吊裝的的鋼橫梁相當於近100輛小汽車的重量。”中鐵八局重黔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邊永生介紹道,本次吊裝的葡萄溝右線大橋5號—8號“門”型墩鋼橫梁需上跨渝廈高鐵,是全線唯一上跨既有線施工。每個“門”式墩鋼橫梁梁長 27.66米、寬 3.3米、高 2.8米、重量約145噸,墩柱中心距離既有線線路中心最小距離 9.75米、鋼梁底部至軌頂面最小高度10.76米。
由於吊裝位於重慶市黔江區葡萄溝境內,山路復雜、地形崎嶇,無法滿足大件運輸車輛通行,且“門”型墩鋼橫梁自重大,交通運輸組織極其困難。項目部積極協調黔江區公安局交警支隊,反復優化交通運輸方案,最終採用借道高速公路的方式,確保了鋼橫梁安全順利運抵施工現場。
“為了不影響列車正常運行,最終選定在6日至10日每天夜間的23:30至次日凌晨的3:30進行吊裝施工,我們必須在4個小時的時間內,將這些重145噸的‘大家伙’吊裝到離地18米的墩台上,且誤差不大於5毫米,對我們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中鐵八局重黔鐵路項目部安全總監譚麟說,本次吊裝施工為II級天窗施工,施工等級高,線路垂停時間短,吊裝安全風險高,對鋼梁對位的精度和誤差極為嚴格。
為此,項目部密切監測天氣狀況、反復推衍吊裝過程、方案、優化鋼梁與鋼立柱的精確對位工裝,運用專業軟件模擬吊裝全過程,最終採用1台650噸履帶吊整體將鋼橫梁一次性吊裝就位。吊裝完成后,項目專業人員迅速交叉復核檢驗,驗証鋼梁對位精度符合要求,確保鋼橫梁安全順利精准定位。
據介紹,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裡。項目建成后將與既有黔張常鐵路、在建常益長鐵路連接,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間的高速客運交流通道,進一步完善重慶“米”字形高鐵網,填補渝東南片區不通高鐵的空白,與重慶中心城區實現1小時通達,對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中鐵八局承建的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葡萄溝右線大橋全長534.42米,共17個墩台。(胡虹、張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西部(重慶)科學城: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 西部(重慶)科學城自由貿易試驗區。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重慶11月12日電 (記者馮文彥)11日,“陸海之約”全國網絡媒體重慶行——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題傳播(重慶站)活動深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實地打探西部(重慶)科學城作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引擎,如何有力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