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聯合國糖尿病日 鬆山醫院:糖尿病的風險與應對要早知

每年的11.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為了幫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血糖控制不佳導致並發症的風險,以及如何應對糖尿病的出現,重慶鬆山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將於2023年11月14日(聯合國糖尿病日)舉辦健康義診活動。那麼,糖尿病應該了解什麼樣的風險,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就跟著重慶鬆山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了解什麼樣的風險?
對於易患糖尿病的個體來說,了解患病因素可以針對性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積極干預甚至可以逆轉早期糖尿病。
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了解到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會導致的各種並發症、合並症,然后規范就醫、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血糖,可以達到血糖平穩和推遲、預防並發症的目的。
哪些人有易患糖尿病的風險?
具有下列任何一個及以上的危險因素者,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齡:年齡≧40歲﹔
前史:有糖尿病前期史,包括糖耐量異常、空腹血糖受損﹔
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0 cm)﹔
靜坐:靜坐的生活方式﹔
親屬: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高血壓:高血壓病史﹔
血脂:血脂異常﹔
心血管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多囊卵巢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或伴有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有哪些風險?
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欠佳會逐漸出現慢性並發症,包括大血管並發症(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微血管並發症(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和周圍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腎病
2型糖尿病在診斷時即可患有糖尿病腎病,持續性的尿UA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增高和(或)eGFR(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最終可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因此應在確診糖尿病后就進行糖尿病腎病相關篩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糖尿病並發症,也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經病變
可能出現雙手、雙足遠端對稱性的疼痛、麻木、感覺異常。
糖尿病足
這是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並發症之一,嚴重可導致截肢和死亡。
糖尿病在感染、創傷、飲食或治療不當后會發生急性並發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以及嚴重的低血糖症,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自我風險,方能從容應對
糖尿病的防治原則:
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均衡膳食、規律運動、合理藥物治療及自我監測血糖,將血糖維持在達標范圍之內,每年定期進行並發症篩查,及時治療來延緩並發症及合並症的出現和進展。(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