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林業科技創新大會在萬州召開

11月16日,重慶市林業科技創新大會在萬州區召開。重慶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春華作重慶市林業科技創新工作報告,他介紹,過去五年來,重慶林業科技成果不斷增加,依托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林業科學研究和科技推廣項目178項,取得科技成果85項,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
其中,重慶大學研究成果“三峽庫區城鎮消落帶生態系統修復與景觀優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構建了喬灌草結合的消落帶治理模式,解決了消落帶治理的世界性難題。重慶市林科院研究成果“油茶良種選育及其配套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選育出適合重慶生長的油茶良種7個,集成創新油茶栽培管理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油茶造林成活率。重慶市林科院、重慶工商大學共同研究成果“森林火災紅外監測預警系統”兩次入選國家林草局100項重點推廣成果,紅紫外復合型地表火探測器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作為官方指定設備保障了賽區森林防火安全。
同時,林業科技攻關不斷突破,圍繞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彩葉樹種良種選育、油茶產業綠色發展、核桃品種選育等重點方向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立項科技興林重點項目8個。其中,林木種質資源創制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建立林木精准基因編輯技術,並創制速生樹種楊樹新種質200余份,建立了楨楠組培和扦插技術。雪寶山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成功研發珍稀瀕危植物崖柏規模化人工扦插繁育成套技術,實施野外回歸人工繁育幼苗52萬余株,保存率達80%。
科技平台建設方面,建成榮昌麻竹、江津花椒、黔江蠶桑等國家生物產業基地3個,武陵山森林、三峽濕地、山地型城市等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站3個,三峽庫區森林生態保護與恢復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
科技幫扶方面,累計組織油茶栽培、核桃栽培、竹林培育、森林經營等市級林業科技幫扶專家組36個、市級林業科技特派員330余名、進村專家5200余名,深入基層開展點對點科技幫扶,累計進村入企服務1.5萬余次,提供專家咨詢3.4萬余次,開展技術培訓6300余次,服務林企林農29.7萬余人次。科普方面,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成功入選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會議還明確,到2025年,全市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建成,林業科技創新平台初步成型,研發經費投入渠道不斷拓寬,科技創新生態不斷優化,科技型企事業單位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科技產業融合不斷深化,全市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成果轉化率達到70%。到2027年,全市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成果轉化率達到72%以上。
會上,重慶市林業局與西南政法大學簽訂共建重慶集體林權制度研究中心的合作框架協議,為打造具有重慶標識度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提供智庫支撐。當天下午還舉行了林業科技創新發展專家論壇。
本次會議印發了《關於推進林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意見》《重慶市林業科技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重慶市貫徹落實林草科技創新人才管理辦法工作舉措》等重要文件。重慶市林業局表示,下一步將在科技經費統籌、科技項目管理、科技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進林業科技工作邁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周小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車輛被撞后不開警示燈致連環追尾 法院:需擔責
- 人民網重慶11月15日電 機動車被擦挂后停駛於高速公路原行車道,駕駛員下車查看車況拍照,未及時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致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的后方來車發生連環追尾,造成包括首次事故受損車輛在內的三車受損及末車車上人員受傷的交通事故。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上訴案,判決首次事故受損方對第二次交通事故受害人承擔10%的賠償責任。…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