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食道異物?小心“禍從口入”
2023年11月22日16:50 |

近日,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接診了一位81歲高齡的食管異物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經多學科聯合會診后,在內鏡下取出長約1.6厘米的尖銳鴨骨。
原來,老人吃午飯時不小心吞了塊鴨骨頭,喉嚨特別痛,而且老人的血壓越來越高, CT顯示,異物已經進入老人胸段食管上段。
醫院麻醉科、內科、手術室、影像中心、護理部等多學科專家進行術前討論,提出術前一般狀況的核查及營養狀況的評估,術中的風險應對措施,以及術后患者康復治療建議。咽喉頭頸外科根據建議制定了整合診治方案。
醫院耳科主任張朝梅帶領醫護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全身麻醉內鏡下異物取出術,順利將長1.6厘米的尖銳鴨骨取出。術后,老人血壓穩定,自述疼痛明顯減輕,目前身體已逐步恢復正常。
張朝梅表示,如果進食的時候出現過於倉促、邊說邊笑、情緒激動等情況,就有可能導致雞骨頭、鴨骨頭、魚刺等異物誤入食道。當口咽部、食管內出現異物時,患者常表現為異物阻塞感、惡心、嘔吐、疼痛、吞咽困難等。
出現異物卡喉,千萬別試圖強行進食大量固體食物將卡住的骨頭、魚刺等咽下,這樣做非常危險,可能引發嚴重的並發症,比如咽部及食管黏膜損傷,嚴重時可能引發穿孔出血的問題。
張朝梅提醒大家:
1、吃飯要細嚼慢咽,不要邊吃邊說,尤其是魚類、棗類及堅果類等食物,盡量不要吃可能形成異物的食物。
2、老年人應及時修復壞損的義齒,進食前要留心,睡前應取下。
3、對於小兒,應避免進食時逗笑、呵斥﹔勿用食物誘哄孩子﹔讓孩子遠離硬幣、紐扣電池等高危物品。
4.異物誤入食管后要立即就醫,切忌用飯團、韭菜、饅頭等強行下咽,以免增加並發症和手術困難。(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