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台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二十條舉措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全面開設糖尿病高血壓門診

11月25日,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其近日印發了《重慶市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以下簡稱《舉措》),提出了20條“干貨”措施。《舉措》明確要求,我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全面開設“兩病門診”(糖尿病、高血壓),為居民提供診斷確定、治療、用藥保障,並按規定享受醫保報銷政策。
均衡醫療資源
支持61家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和60家社區醫院建設
為改善服務體驗,提升群眾獲得感,《舉措》對均衡布局基層醫療資源等方面作了明確要求,例如對鄰近鄉鎮衛生院、服務人口低於800人的行政村,以及短期內招不到合格村醫的行政村,通過鄉鎮衛生院定期巡診、派駐以及鄰(聯)村延伸服務等方式提供服務。
“通過該舉措,旨在確保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解讀稱,同時,支持61家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和60家社區醫院建設,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標准進行打造,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
“我們還在景區人流高峰期,根據老人、兒童較多的特點,選派市、區縣級老年科、兒科、急診救急等專家,支援景區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負責人稱,在人流量降低時,就撤回專家和設備,滿足景區人流量變化的就醫需求。
下沉醫療服務
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將不低於20%比例的預約號源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
如何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便群眾就近享受優質服務?《舉措》進行了詳細規定。
比如,深化“縣聘鄉用”改革。按照“基層所需、骨干優先”的原則,每年由區縣級公立醫療機構派出數量不低於當年招聘執業醫師類(逐步拓展至藥學類、護理類、醫技類)人員數量80%的醫療骨干下沉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時間不少於1年。
同時,依托區縣級醫院等建立醫學影像、檢驗、心電等“遠程診療中心”,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推進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實現“基層檢查、區縣級診斷”。該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讓群眾少跑路,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按《舉措》要求,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HIS系統、各區縣家庭醫生簽約系統將對接市級“號源池系統”,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將不低於20%比例的預約號源作為家庭醫生專用號源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由家庭醫生為需要轉診的簽約居民提供預約挂號。
改善就醫體驗
疫苗接種門診將全面推行預防接種分時段預約
如何改善群眾就醫體驗?《舉措》提出,我市將改善基層就醫服務環境,比如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行“一人一診室”﹔門診公共衛生間做到“兩有一無”,即有流動洗手水、有洗手液(皂)、無異味。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合理調整保健與臨床診療服務路線,優化兒童保健室與預防接種門診功能布局,實現“一站式”服務,將“挂號→候診→就醫”醫療服務流程改為“挂號→健康服務→分診→就醫(康復)”的醫防融合新流程,方便群眾同時享受就醫、公衛服務。
同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到每周至少3個工作日有一名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上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在機構值守門診服務,解決群眾就診中的專業問題,促進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在無急診服務且診療量較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工作日門診延時服務1—3小時,或酌情在節假日、周六周日等增加門診服務時間。
該負責人表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苗接種門診將全面推行預防接種分時段預約,開展預約周末疫苗接種服務。
此外,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設置老年人友好服務崗位或窗口,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就醫咨詢、導診以及自助信息設備、手機終端等協助辦理服務。(記者 李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院士專家齊聚山城 為川渝勘察設計行業"出謀劃策"
- 論壇現場。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人民網重慶11月26日電 (記者胡虹)近日,第三屆川渝住博會專業論壇之一——“轉型時代勘察設計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學術報告廳舉行。…
- 重慶再出27條措施,支持民間投資發展
- 人民網重慶11月24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近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印發《重慶市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從細化明確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的行業領域、支持民間投資盤活存量資產、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加強民間投資政務服務4方面提出27項工作措施。 支持民間投資參與11類領域 針對民間資本普遍反映的,對投資領域拿不准、不清楚投哪些項目等問題,《政策措施》提出: 一是細化明確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的行業領域,包括交通、城市建設、水利、能源、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社會民生、文化旅游、生態環保等9方面、11類領域,幫助和引導民間資本更好進行投資決策。…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