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恢復孩子的心理健康與自信 需要循序漸進

2023年11月29日15:14 |
小字號

小米熊精神心理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睡眠障礙的學生找來,問能不能開點藥改善睡眠﹔有父母來問孩子厭學、有網癮怎麼辦﹔有孩子“抑郁”情緒悲觀,問如何聊天讓他開心一點……大多數求助者都想說出自己的困擾時,醫生就能馬上制定治療方案,問題就能解決。但事實上,真實的精神心理與情緒管理方面的問診並不是這樣。

在青少年族群中,常見的心理與情緒問題包括:抑郁、焦慮、躁狂、睡眠障礙、厭學、網癮等。但在沒有明確精神心理類疾病的類型、原因和嚴重程度之前,醫生不會給出任何聽起來很好,但實際上並不適合的方案和承諾。

首先要對求助者進行心理評估

心理評估是指依據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人的心理品質及水平作出鑒定。心理評估可以幫助求助者明確自己目前的心理問題以及嚴重程度,這是能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前提。在心理評估中,要明確心理問題的類型、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之后再制定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醫生表示,心理評估環節是基於“生物—心理—社會(BPS)”綜合診斷模式。我們會通過“生物—心理—社會”三大因素去分析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以及這些表象背后的遺傳、人格特質、原生家庭、生活事件等因素。在明確問題的同時,醫生還會評估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輕、中、重),因為問題的嚴重程度會影響到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療程和預后等問題。不同程度的症狀、病因和嚴重程度,對應著不同的治療周期(中程、短程、長程)﹔以及不同的治療方式,為求助者出具一份“藥物—心理—物理”綜合治療方案。

孩子的心理與情緒問題通常是多方面的綜合原因,經歷一定時間的累積后,不能得到及時疏導而形成。心靈的成長、性格的完善都需要時間培養,所以精神心理治療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