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喝帶水垢的水會得腎結石嗎?

很多人擔心,長期喝帶有水垢的水會得腎結石,事實真的如此嗎?重慶北大陽光醫院泌尿科主任劉洪春介紹,二者並沒有直接的關聯。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得先清楚什麼是水垢,什麼又是腎結石。
自來水之所以會在加熱后析出、沉積出水垢,是因為這類硬水多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礦物質中的鈣鎂離子會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而變成碳酸鈣和碳酸鎂。而這兩種物質難溶於水,因此燒開后便會在水壺底部形成白色的沉澱物,也就是常說的水垢。
而腎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草酸以及尿酸等。水垢在進入人體后,一部分會被胃酸分解,另一部分則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真正被吸收到腎臟中的鈣鎂離子成分相對較少。
“所以說,長喝有水垢的水,並不會誘發腎結石。但為了避免加重人體消化和循環系統的負擔,引發其他不良反應,也不建議大家長期引用帶水垢的水。”劉洪春表示。
相反,喝水少、飲食不規律的人反而容易受結石的“青睞”。注意以下這些生活習慣,預防腎結石的發生很有必要。
多喝水不憋尿
建議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2000—3000ml左右,以保証尿量充足,避免尿液因濃縮而析出結晶。同時,還要做到及時排尿,避免尿液在腎臟瀦留,又可以起到沖刷尿道,促進廢物排出的作用。
限食鈉鹽
每天鈉鹽(包含食用鹽以及臘肉、醬菜等腌制食物)的總攝入量控制在5g以內,以免鈉鹽攝入過多,造成尿鈣排泄增加,從而誘發結石形成或導致結石病情加重。
限食高草酸類食物
如菠菜、濃茶(尤其是綠茶)、草莓等,降低尿液中的草酸濃度可減少泌尿系結石的形成。
限食高嘌呤類食物
如動物內臟、海鮮制品等,嘌呤最終會轉化為尿酸,而尿液中尿酸含量越高,其析出結晶、形成結石的幾率也就越大。
堅持適度運動
可以堅持做些慢跑、跳繩等跳躍性運動,不僅能預防肥胖,提高身體新陳代謝速率,預防結石形成,還能起到幫助微小腎結石或結晶物質順利排出體外的作用。(重慶北大陽光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