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刷酸這些步驟和注意事項要掌握

酸類產品很多,對於皮膚的作用也各有不同,盲目刷酸不僅無法達到好的皮膚狀態,還可能會造成皮膚損傷。那麼,在家到底該怎麼刷酸呢?今天就跟著重慶聯合麗格美容醫院皮膚科主任蔡文婷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家刷酸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吧。
刷酸的正確步驟
選擇合適的酸類產品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膚質和刷酸需求選擇合適的酸類產品,比如像油性痘痘肌就適合使用水楊酸。其次,化妝品中果酸的含量不要超過6.0%,水楊酸的含量不得超過3.0%,產品pH值不得低於3.5。要選擇濃度適中,配方比較溫和的產品,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
清潔皮膚
刷酸之前應該使用溫和的洗面奶,將皮膚清洗干淨,這樣可以保持皮膚屏障的完整性,切忌使用清潔力較強的那種洗面奶,以免防止刷酸時損傷皮膚。
過敏測試
如果是第一次刷酸,應該先對皮膚進行檢測,看自己的皮膚是否有過敏的症狀出現,在耳前耳后滴上酸,看看皮膚的耐受情況以及會不會過敏。如果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發紅、腫、痒、燒灼感、刺痛等異常的情況,就不要繼續往下嘗試。
建立耐受
在使用刷酸產品時,先從低濃度、低頻率開始使用,逐漸建立耐受。如果是第一次刷酸,應該選擇較低濃度的酸,然后提取一點點物質,涂抹在額部、鼻部或者是下頜部等部位。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間隔兩次左右,開始第2次的刷酸,這次刷酸的時間大概可以持續10分鐘,間隔第1天后開始第3次的刷酸,而第3次的刷酸,建議大家不要超過15分鐘。如果第3次刷酸都沒有出現不良情況的話,那麼后續持續的時間都可以在15分鐘左右。
后續護理
當天晚上以溫水洗臉,第二天使用溫和的洗面奶,一周內不要用去角質類清潔產品或其他潔面儀器,保濕需更加充分到位。
刷酸就是角質層剝離,脫屑常見,所以多涂抹保濕霜是克服干燥脫屑的最佳方案。其他功能型護膚品,尤其是美白產品,則近期需減少疊加使用。
防晒要更嚴格,盡量減少外出,物理遮蔽做到位,防晒霜選擇物理防晒劑。
刷酸頻率
痘痘皮膚2—3周刷一次,色素型皮膚可以3—4周進行一次,5—6次一個療程。
刷酸后需要注意
盡管前面給大家詳細講解了怎麼在家刷酸,但還是會有很多求美者因為不注意控制用量等方面的原因會造成一系列不良反應。
皮膚泛紅、短暫性紅斑
原因:刷酸會使皮脂膜及角質細胞間的脂質大量溶解丟失,皮膚變薄,加上刷酸刺激,皮膚屏障功能暫時性下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現皮膚泛紅及短暫性紅斑。
處理措施:加強補水保濕,涂抹一些基礎型的修護面霜。
腫脹
原因:所有用於剝脫的藥劑都有可能導致腫脹,深層剝脫的發生率更高。水腫是在操作后24小時至72小時內出現,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才能消退。
處理措施:冷敷、抗組胺藥和適當的傷口護理(舒緩鎮定)可以避免嚴重腫脹的出現。
持續性紅斑/水泡
原因:刷酸后紅斑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稱為“持續性紅斑”,主要是使用高濃度酸或酸劑停留時間過長,造成表皮鬆解,剝脫過度,通常為早期破潰結痂“前兆”,剝脫至真皮層,會伴有水泡形成。
處理措施:需要盡快補水、修復皮膚,注意預防感染、破潰結痂和色沉形成。
爆痘
原因:刷酸過程,會溶解表皮和角質細胞間的過多油脂,對老廢角質進行鬆解,去除過厚的角質覆蓋,增加透氧率使痤瘡丙酸杆菌滅活。因此,刷酸前有白頭、粉刺、丘疹的人群,刷酸后都易引起爆痘,痤瘡發病在還沒有形成角栓和炎性膿包之前爆發出來,可以縮短修復時間,加速痤瘡愈合。
處理措施:可以遵醫囑外用/口服維A酸類、抗生素類藥物,進行痤瘡常規治療,同時輔助刷酸、光電和功效性護膚品等醫美手段。
色素沉著
原因:刷酸后色沉的發生率不是很高,相比其他並發症發生率低很多,深膚色人群術后出現皮膚破潰結痂、水泡,就容易出現炎症后色素沉著(PIH)。
處理措施:若不幸產生色沉,可以使用氫醌和維甲酸等藥物,同時結合維生素C和防晒﹔對於不同層次的PIH,大部分醫生認為化學剝脫術是一線療法﹔真皮層的PIH,需要結合1064點陣激光,針對性祛除真皮層色素。
皮膚“反黑”
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刷酸過程加速了表皮細胞代謝,促進了已合成黑色素的轉運,短時間內大量黑色素被轉運到表皮,造成皮膚“返黑”現象。但通過visia檢測,就會發現,求美者皮膚深層的黑色素明顯減少,所以這是一個黑色素的正常代謝過程。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后期護理不到位,刷酸后皮膚會比較脆弱,如果沒有做好防晒,就可能導致皮膚晒傷。(重慶聯合麗格美容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