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疼痛 要避開這幾個認識誤區

頭痛、腰痛、頸椎痛、手腕帶狀痛、眼睛痛、三叉神經痛、疱疹痛……這些日常疼痛,你經歷過嗎?一旦治療不徹底這種疼痛感受幾乎會相伴一生,然而許多人對疼痛的認識還停留在“忍忍就過去了”,還有人認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狀,隻要疾病治好疼痛就會消失。
疼痛的這幾大認識誤區,一定記得避開。
誤區一:疼痛就一會兒,忍忍就過去
面對疼痛,忍耐是最不明智的選擇。很多時候僅僅是一次疼痛,就可能導致小病變大病,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尤其急腹症劇烈疼痛、外傷性疼痛等根本不存在“忍”的問題,疼痛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提醒你快速就診、治療。
誤區二:疼痛不是病,不用治療
急性疼痛經常是某些疾病的症狀,而慢性疼痛大多數是一種疾病狀態。急性疼痛在治療病因的基礎上,以對症治療為主﹔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除了需要對症,還需針對疼痛病因和發病機制綜合治療。
誤區三:哪疼就治哪,不辨清根本
疼痛只是疾病的表象,究其根本,疼痛可能來自不同的病因。需要根據疼痛的部位、性質等特點進行鑒別診斷,必須對症下藥,分清楚疼痛感覺是來自骨骼肌肉痛,還是神經病理性疼痛。
誤區四:一有疼痛,就隨便吃點止痛藥
不少人在發生疼痛時隨便買點止痛藥,殊不知這已經為身體埋下了安全隱患。藥物都有明確的適用范圍和禁忌症,服藥需要在醫生的治療指導下進行。
誤區五:疼痛的時候用藥,不疼的時候不用藥
鎮痛藥物及時使用、按時使用才能安全有效,切勿隻有在疼痛劇烈時才使用鎮痛藥。按時用藥,能有助於體內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有效控制疼痛。
疼痛可能是身體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從醫學角度來看,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體驗,伴有實質上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它是一種主觀感覺。鎮痛是對急慢性疼痛等的治療,而止痛的意思是使疼痛停止,兩者一個是指過程,一個是指結果。
醫生提醒,當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疼痛時,可以去綜合醫院疼痛科就診。(刁偉)
來源:榮昌區人民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