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區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為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今年9月以來,巴南區委、區政府組建五個專項小組,大力開展全區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著力解決一批營商環境的本質性問題,不斷提升服務質效,讓企業辦事不找人、不求人,切實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一窗綜辦” 服務提質增效
今年,巴南區出台了深化政務服務“一窗綜辦”的改革方案,合理設置了44個無差別綜窗和稅務、公安等分領域綜窗,綜合受理率100%,壓減綜合窗口66個、壓減率40%。區政務大廳日均辦件量4500余件、同比增加38%,前來辦事群眾日均2800余人、同比增加36%,基本實現從“多地、多門、多窗、多次”到“隻進一扇門、隻到一個窗,一次辦成”。
同時,全面落實市級統籌推出的第一、二批87件改革事項,全區已實現全程網辦38件,減環節78.2%、減時間80.4%、減材料60%、減跑動97%,辦件量近2萬件,居全市前三季度民生報表指標晾晒前列。
此外,還積極爭取8件事在巴南先行先試,第一批“員工招聘、靈活就業、退休辦理”3件事試點已全部上線應用,第二批“工傷服務、返鄉創業、教師資格認定、多圖聯審及旅館開辦”5件事確定在巴南試點。其中,“員工錄用一件事”系統由巴南建設,全市應用。
數字賦能 讓交易陽光透明
為了讓數字化推動營商環境更加陽光透明,巴南區實現了場地管理智能化,實現專家線上抽取和簽退、評標信息全方位無死角音視頻採集和刻錄留存,自建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分析平台進行可視化分析。
服務平台標准化,建立健全市場主體滿意度評價、投標保証金退還提醒等7個管理制度,制定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廉政風險防控手冊》,標准化建設高分通過重慶市標院和國家標院驗收。
服務工作規范化,強化保証金收退管理,全量清理退付保証金151筆,涉及項目123個,金額1120.23萬元。四是交易流程數字化,推行工程交易、政府採購全流程電子化全覆蓋,與溫江、南充、瀘州等地開展9例遠程異地評標,建成全市首個遠程異地政府採購共享評標室。
創新舉措 讓體驗持續優化
在創新方面,巴南區開展了企業群眾辦事滿意率提升專項行動,健全“1+5”限時督辦、“1311”交辦機制,1—10月平台受理企業群眾訴求37726件,辦結率99%以上,滿意率87%以上。
開展營商環境體驗工作,聘請10名“營商環境體驗官”,採取不打招呼、不發通知、不確定人員、不明確單位的方式,隨機體驗辦事全流程,幫助區委、區政府及時全面掌握全區營商環境真實情況和水平。
開展無記名營商環境滿意度網上調查問卷活動,了解在巴南辦事和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對優化營商環境的訴求、期盼等,共計回收問卷197份,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效支撐。(羅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仲裁委5年受理案件2.91萬件 同比增長50.32%
- 大會現場。重慶仲裁委員會供圖 人民網重慶12月8日電 (記者劉政寧)過去五年,重慶仲裁委員會共計受理仲裁案件2.91萬件,同比增長50.32%﹔累計受案標的金額981.43億元,同比增長106%。…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