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小米熊來解惑

2023年12月19日11:21 |
小字號

“我家孩子屬於晚長,等一等就長高了”“我就是晚長,孩子遺傳我”,不少家長可能會因為等孩子慢慢長高而錯失最佳生長時機,那麼,家長該如何辨別孩子是晚長還是矮小呢?

孩子個子矮,就是矮小嗎?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介紹,矮小症是指身高低於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數,或低於2個標准差(-2sd)以下,醫學上稱之為矮小。

什麼是晚長?

晚長醫學專業術語稱為“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CDGP)”,有時稱為“青春期前兒童體質性身材矮小”,會導致兒童期身材矮小,但成年身高相對正常。晚長是正常青春發育的一種變異類型,其實質是由於機體脈沖發生器激活延遲,致使患兒在應發育的年齡時未出現相關激素脈沖性的分泌,並伴有生長延遲。

晚長的孩子有什麼特點?

出生身長體重正常﹔身高在同齡孩子中屬於偏矮水平﹔身高年增長速度在正常范圍(>5cm/年)﹔生長曲線低於正常,但與正常生長曲線基本平行﹔骨齡落后於實際年齡﹔有晚長的家族史﹔第二性征發育顯著落后於同齡人,體格檢查無異常﹔甲狀腺功能和生長激素分泌正常﹔進入青春期后出現追趕生長。

除了青春期前身高增長較慢以外,晚長兒童還有青春期成熟延遲的傾向。

如何鑒別孩子是晚長?

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是排他性診斷,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是不是“晚長”需要交給生長發育專科醫生來判斷。

晚長需要干預嗎?

晚長的孩子青春期往往來得晚,但孩子究竟是不是“晚長”“晚發育”,需要由專業的生長發育專科醫生進行判斷,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檢查項目來排查矮小或發育延遲的原因,如果經過排除各種病因,考慮是“晚長”的孩子,可能不需要特殊干預,定期監測生長發育情況就可以了。

孩子矮小 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定期監測身高/骨齡

每半年至少測一次骨齡,了解孩子骨齡進展速度,若骨齡超過實際年齡一年及以上,性腺軸有啟動的可能性,需要根據醫生指導進行其他相關檢查。

2.正確補充營養

每天吃夠50g—100g瘦肉(以豬肉、牛肉、羊肉為主)、250—500ML牛奶、雞蛋。

3.保持正確運動

可以選擇以彈跳為主的運動,中等強度的運動1小時,生長激素的分泌可達到高峰。

4.保持充足睡眠

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凌晨2點,凌晨4點—6點是第二個分泌高峰時段,其分泌量佔全天的80%左右,每天至少保証8個小時睡眠時間。

5.保持良好心情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提醒,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會跟著減少,所以保持良好情緒十分重要。(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