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老年性相關白內障晶體怎麼選擇?

2023年12月27日11:35 |
小字號

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治愈白內障,唯一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晶體選擇各有不同,價格也參差不齊,白內障患者到底該怎麼選擇呢?來聽聽重慶普瑞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主任陳伯凡怎麼說。

陳伯凡為患者檢查眼部情況。重慶普瑞眼科醫院供圖

陳伯凡為患者檢查眼部情況。重慶普瑞眼科醫院供圖

單焦點vs多焦點

陳伯凡表示,人工晶體可以分為單焦點和多焦點兩大類。所謂的單焦點人工晶體,即隻有一個焦點,不能同時清晰的看近和看遠,術后隻能提供良好的看近或者看遠視力,如果需要同時獲得清晰的視力,則隻能配鏡輔助。

為了克服單焦點人工晶體的這個缺點,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應運而生,可以讓患者同時擁有清晰的遠、中、近全程視力。尤其適於用日常生活中閱讀手機、使用計算機等中距離視力需求較多的患者。特別是連續視程的人工晶狀體模擬人眼的連續變焦,實現了從遠、中、近三個點以及三個點之間的任何一個點都能看清楚,可擁有全程視力。更適用於羽毛球、乒乓球以及攝影愛好者。

球面vs非球面

人工晶體可分為球面和非球面。球面人工晶體指光學部每個點的曲率半徑都是相同的。在光亮的環境下,因為瞳孔會變小,這類人工晶體可滿足復明要求的患者,但在暗光環境下,隨著瞳孔直徑增大,產生的球差會影響視覺質量。非球面設計的人工晶體則可明顯改善成像質量,提高了夜間暗光、周邊視野的成像質量。不過,非球面人工晶體的使用,還要具體看術前患者角膜的各項參數檢查指標。

Toric(散光型)晶體

這類晶體主要用於矯正較大的角膜散光患者。一般成人驗光結果中的散光主要來源於角膜和晶體,手術摘除了晶體,那麼術后散光除了手術切口造成的,主要就是患者的角膜。如果這個患者角膜形態不規則性較大,那為了獲得術后良好的視覺質量,非常有必要矯正散光。術前我們根據驗光、角膜地形圖和生物測量儀等檢查,結合術者的手術經驗,可以給出要不要使用Toric晶體的建議。目前人工晶體還有其他一些特殊的附加設計,比如防藍光、疏水性等設計,具體結合每位患者的個體化需求而定。

適合自己的晶體才是最好的

白內障術后要實現良好的視力,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患者本身眼部情況,比如角膜透明程度、角膜散光是否很大和視網膜視神經健康狀況等。二是醫生制定了精准的個性化方案,術前計算的人工晶體的度數與實際需求是否一致,人工晶體類型與術后位置等。

陳伯凡提醒:“患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情況量力而行,人工晶體的選擇還要綜合考量患者的年齡、職業、生活習慣愛好、工作性質和患者對於術后視力的期望。總而言之,人工晶體的選擇並非越貴越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重慶普瑞眼科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