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創造奇跡 力量源於團結
圖①:中國空間站全貌高清圖像。 |
工作中的吳軍。 |
駕駛艙裡的尚峰。 |
何煒(中)在研究壩區生態林建設方案。 |
飛行二大隊官兵在交流。 |
做外賣騎手的張俊。 |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創造了今天的中國。”“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隻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裡,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開局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奮勇前行。一年來,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奮斗創造奇跡,力量源於團結。本版推出特別策劃,走近賀詞中提及的部分群體,傾聽他們在這一年中團結奮斗、給人力量、令人難忘的故事,感受活力中國的堅韌不拔、萬千氣象。
——編 者
天地協同探索蒼穹
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鄭重宣布,“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至此,逐夢寰宇三十載,中國人自己的“太空之家”終於遨游蒼穹。
回想當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空間站夢天實驗艙主任設計師吳軍仍心潮澎湃。
一年來,吳軍和研制團隊始終牢記囑托,把管好、用好、發展好空間站作為主要工作內容。
365天24小時守候,繁忙的外場飛控任務,密集的工作中,有不少瞬間令人難忘。
自2022年11月3日完成轉位任務、形成組合體后,夢天艙各項功能測試持續了兩個多月。“經過發射、對接、轉位后,夢天艙功能是否正常?測試牽動著每一名團隊成員的心。”吳軍說,直到夢天艙完成所有在軌測試項目,証明功能正常,那一刻,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落了下來。
首次執行貨物任務也是一大挑戰。貨物進出艙涉及的新技術多,天地協同流程復雜。“能不能順利完成,大家心裡沒有十足把握。”吳軍回憶,載荷設備在地面與航天員的協同下,按照流程完成出艙任務,指揮員報出“貨物出艙正常結束”,飛控大廳響起熱烈的掌聲,“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逐步建立在軌運營體制機制,完善地面支持中心軟硬件建設和人員培訓﹔完成多次交會對接、航天員出艙活動、貨物出艙等飛控任務﹔開展面向未來的在軌升級、功能優化方案設計,為持續發展好空間站奠定基礎……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吳軍和同事們在天地間用奮斗書寫著航天夢。
“空間站基本型已建成,我們的工作開始了一段新的征途。未來,空間站的運營與發展大有可為。”吳軍介紹,2024年,在確保空間站安全穩定運行、所有飛控任務圓滿完成的基礎上,大家將著重開展運營能力提升、新項目孵化等工作,為空間站長遠發展繼續奮斗。
國產大飛機正式商用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提到“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為“中國力量”點贊。這讓東航C919飛行部總經理、機長尚峰備受鼓舞。
首架C919大飛機交付,尚峰參與了“首秀”飛行﹔今年5月28日C919商業運營以來,他駕駛大飛機在上海和四川成都之間往返了近70個來回、400個小時。一年來,他見証了C919從第一架到第三架的交付和首航,100架的最大訂單簽訂,C919飛行隊伍從5人擴充到50多人……
50多名飛行員都是優中選優,擁有過硬技術、豐富經驗。轉機型加入C919飛行部,要舍棄飛其他機型的機會。“駕駛中國人自己的大飛機,是很多飛行員的夢想。”尚峰說,C919飛機有著先進的氣動布局和電傳操縱系統,飛行員可以很快適應其操縱特性﹔自動化程度高,顯示系統先進,5塊超大屏幕顯示器直觀顯示各項關鍵系統參數,操作方便。
一年來,尚峰還負責帶領隊伍、培養新人。“加入C919機隊的飛行員都滿懷自豪,訓練學習熱情高漲,努力打好理論基礎、練好飛行本領。”尚峰說。
空勤隊伍不斷壯大的同時,飛機運營各環節各流程也在不斷優化提升。
通過商業運營,東航廣泛收集意見建議,與民航局、中國商飛等深入合作,進一步優化客艙設備、完善飛行程序,為提升飛機性能、拓寬運行范圍、走向更廣闊市場做准備。
目前,東航全面開啟國產大飛機C919的大規模、大機隊商業運營,已有的3架C919飛機均投入商業航班運營。截至2023年12月13日,C919飛機累計執行600班次商業航班,累計服務旅客6.9萬余人次,累計商業運行1562小時。
“MU9197機組早上好!首乘C919意義非凡,對於每個中國人而言,都無比自豪,祝願你們的每一段航程都起落平安!”尚峰剛走出駕駛艙,乘務員遞上一封旅客來信。C919商業運營以來,這樣的留言已有上千封。
大國重器綠能澎湃
“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提到“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這讓白鶴灘水電站建設部負責人何煒為之振奮,白鶴灘水電站的建成,凝結著他和同事們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2023年,白鶴灘水電站樞紐工程主體完工,何煒和同事們卻依然忙碌,既要做好工程收尾,又要迎接部分專項驗收,現場、會場,何煒每天都在不停轉場。
一年下來,大壩工程完成壩面保溫材料拆除及混凝土保護劑施工﹔泄洪洞工程順利移交電廠﹔機電工程完成公用系統收尾並移交電廠……竣工專項安全鑒定中,專家組給予最高評價:“工程質量優良,具備安全運行條件。”
2021年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大國重器綠能澎湃,截至2023年12月中旬,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100億千瓦時﹔2023年,白鶴灘發電量預計接近600億千瓦時,通過6月實現全容量投產的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其中一半綠色低碳能源遠輸浙江。“別看離杭州遠,咱們白鶴灘也為亞運會出了份力!”何煒說。
冬日暖陽下,在白鶴灘跑一天,何煒經常一身汗。汗水沒有白流:2023年,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鑽孔取芯取得完整光滑、質地密實的36.74米芯樣,再次刷新自身的世界最長常態混凝土芯樣紀錄。
何煒解釋,“無縫大壩”的背后,是每50厘米就澆注一層混凝土的分層澆筑工藝,每一層混凝土都密實無痕、質地均勻。按照設計標准,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混凝土抗壓強度為300兆帕,而芯樣抗壓強度超過450兆帕。“咱們現在有技術實力做出既好用又好看的大國重器!”何煒說這話時,底氣十足。
施工隊伍正逐漸撤出白鶴灘。望群山,隨著建筑工地、生活區騰退,人工干預之下,干熱河谷區原生態植被正在恢復﹔看江中,過魚設施運轉如常,過去一年時間裡已有1.3萬多尾重點保護魚類借助過魚設施翻壩逆流而上,暢游金沙江。
勇擔使命矢志強軍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深情寄語“廣大官兵在強軍偉業征程上昂揚奮進”。一年來,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官兵牢記囑托,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發揚斗爭精神,敢於亮劍長空,圓滿完成多次重大任務。
一場冬雪過后,氣溫驟降,訓練場上,飛行二大隊的官兵們依然精神抖擻,認真准備著即將開展的復雜氣象條件下的突防突擊訓練。教官賈海濤帶領機組率先爬上戰機。旋即,一架架轟炸機梯次滑出,起飛、升空、出航……陣陣轟鳴,響徹雲霄。
“實戰實訓,在風雪嚴寒中砥礪血性膽氣、錘煉過硬本領,是軍人的職責所在!”談起大隊官兵的精神狀態,大隊領導高鋅洋表示。
飛行二大隊是人民空軍首批組建、首支參戰、首立戰功的轟炸航空兵大隊。近年來,他們勇擔使命、矢志強軍,在人民空軍戰略轉型的壯闊征程上,飛出了不斷延伸的時代航跡。今年6月,大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教導員周霄羽說,從北京捧回“時代楷模”獎牌那天,他們沒有組織任何儀式,而是開展了一場反思會,對照實戰標准查找出3方面9條問題不足,並逐一制定改進措施。
說話間,第一批戰鷹返航。飛行員穆特發·艾利一下飛機,便直奔飛行講評室,和戰友們進行復盤。今年,他不僅和其他4名戰友承擔起某全新戰法的研究,還先后參加各類演習演練10次。
當天,沒有訓練任務的官兵聚在一起進行技術研究。2024年,團大項任務重,涉及許多新課題、新任務。為了早些進入狀態,他們抓緊時間進行任務籌劃,分組進行相關准備。武器控制師楊軍說:“沒有飛行任務時,我們就在學習室裡‘飛’,研究對手、研究任務、研究裝備,在腦子裡搞戰斗力建設,一點也不比飛行時輕鬆。”
夜幕降臨,巨大的轟鳴聲再起,又一批戰機掠地升空。抓緊練兵、備戰不怠,飛行二大隊枕戈待旦!
生活如新綠般盎然
冬日的重慶縉雲山,山火后新栽的樹苗綠意點點。2022年夏天,此間曾山火肆虐、英雄鏖戰。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所說,“一幕幕舍生取義、守望相助的場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跡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山城橘黃時,記者見到了扑救山火的摩托車車手張俊。“新摘的廣柑,嘗下嘛,保甜噻!”北碚區東陽街道西山坪村金果飄香,張俊家的6畝地有800斤收成。“寫文案、拍視頻、找渠道,義務幫鄉親直播促銷,忙得很喲!”——誰叫他是有著20多萬粉絲的網絡名人呢?
備受關注源於扑救山火時的“一騎當先”——從西山坪村遠望,縉雲山就坐落在嘉陵江對岸。來勢洶洶的山火中,張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志願服務,肩背背簍、腳蹬膠鞋,騎著摩托車在陡峻的山間運送物資上百趟,還通過網絡動員了眾多摩托車友前來支援。
今年春天,張俊重回縉雲山。摩托車車手、應急救援隊員、青年志願者扛著鏟子和樹苗,這些曾與山火搏斗的人們,再次攀上昔日晝夜奮戰的山巒。“這次是來種樹的”,張俊留心記下了位置:“將來等娃兒長大了,帶他來看看老漢栽的樹。”
為了方便兒子上學,張俊在城裡買了房,平日裡做外賣騎手。每逢周末,他都會騎上摩托車回到村裡,操持農活,樂在其中,“一年四季,廣柑、梨子、葡萄、西瓜咱都種,安逸得很!”
交談中,記者能感受到他鮮明的巴渝性格,那是一種把生活過得如山間新綠般盎然的勁頭。
林業部門找來,請志願者代表回縉雲山做森林防火宣傳,他欣然前往。村裡找到他,想借助“名人效應”,宣傳推廣農產品。他沒二話,出鏡、拍攝、剪輯一通忙。
2023年,張俊獲得“重慶好人”“中國好人”稱號,全村瓜果賣了快400萬元。說起這些,他又謙虛起來:“這裡是我的家,我不幫忙哪個幫嘛!”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31日 05 版)
本版策劃:殷新宇、程聚新、蔣雪婕
稿件採寫:本報記者劉詩瑤、沈文敏、楊文明、葉傳增、金正波、姜峰
版式設計:張芳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