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重慶有序推進村庄規劃建設

規劃接地氣 舉措落實處

本報記者 常碧羅
2024年01月22日09: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長壽區龍河鎮保合村水街景觀。
  袁志龍攝(人民視覺)

  長壽區鄰封鎮鄰封村的農民新居坐落在萬畝柚林中。
  廖 濤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扎實做好鄉村規劃建設和社會治理各項工作。

  鄉村規劃是鄉村建設的施工圖,有了規劃,鄉村建設才有章法、有規矩。近年來,重慶市不少地方通過規劃師先行“把脈”、鄉親們群策群力、項目庫保障時序等舉措,積極有序推進村庄規劃編制,確保各項建設依規有序開展。

  ——編  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2日 04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2日 04 版)

  蜿蜒流過的蔡家河清澈見底,潺潺河水中不時有小魚小蝦游過。不遠處的山坡上,柑橘挂滿枝頭,飄來陣陣清香。

  又到當地柑橘成熟的時節,漫步在重慶市長壽區龍河鎮保合村,不時同游客擦肩而過。“以前村裡隻有一家副食店,如今隨著游客增多,村裡陸續建起27家民宿,生意不錯。”保合村黨支部書記劉青鬆說。

  這新氣象正符合保合村鄉村規劃中描繪的模樣。2018年以來,重慶市、區縣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重慶市城市規劃學會聯合開展規劃師下鄉服務工作。在長壽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22名規劃師駐村實地調查,與村干部、村民共同編制村庄規劃,並推動規劃落地落實。

  一批駐村調研的規劃師

  空間梳理,尋找發展突破口

  以前的保合村是啥樣?村裡的老人都還記得:破舊的屋子、泥濘的人行道,一到夏季,蔡家河臭氣熏天……

  初至保合村,高級工程師、注冊規劃師胡鵬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但作為承擔龍河鎮所轄村規劃編制工作的規劃師,胡鵬覺得保合村發展潛力大,值得挖掘:“這裡北鄰渝宜高速合興出口,南距渝萬高鐵長壽湖站不過幾公裡,距離附近較知名的風景區不過10多分鐘車程。地理位置很是優越。”

  空間梳理是規劃師工作的第一步。來到保合村后,胡鵬和同事們通過駐村調研,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收集的資料涵蓋自然稟賦、歷史沿革、社會經濟、村民們的實際需要與發展訴求等方方面面——

  看地理位置,毗鄰城區﹔看自然資源,有溪流穿過,水資源豐富,柑橘產業園成片﹔看文化,村裡有4處清代時期古建筑……

  走遍全村40多個院落,依托村裡“一分村落、四分田園、五分橘林”的自然格局,一張規劃圖在規劃師們的腦海裡成形。

  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灰瓦白牆,色彩協調,院落內的公共設施盡可能覆蓋更多周圍村民……依托保合村自然村落布局與傳統村落肌理,分類施策,改善村落環境。同時,整治省道、環線公路、過境鐵路帶環境和蔡家河水廊。由內而外的風貌整治使保合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提升。

  要保留村落原有風貌。蔡家河岸邊郁郁蔥蔥,這裡藏著規劃師們的巧思。“整治岸線時,我們盡可能保留本土原生植物,與自然岸線相結合,原汁原味。”胡鵬說。

  為鄉村產業發展謀局。依托毗鄰長壽湖景區的區位優勢,引導產村景融合發展。通過區域鄉村建設用地平衡測算,確定保合村340畝產業用地,並通過探索符合本地鄉村實際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控制體系,為建設項目設置適宜的控制指標。目前,已經陸續建成了君子山居民宿等項目。

  一張鄉親們能看懂的規劃圖

  群策群力,發揮村民主體作用

  規劃能落地,少不了村民們出謀劃策。

  一開始,開村民大會,規劃師拿著標注著紅、黃、綠顏色的線和圖案的規劃圖給村民看,老鄉們都摸不著頭腦:“這是個啥喲?我們看都看不懂。”

  胡鵬和同事們想了想,把實景圖貼在了規劃圖上,一一作說明。

  “這裡規劃了電力走廊,兩邊50米之內不能有建筑,涉及的村民小組有……”

  “這裡標出來的紅線,之后建筑需要往后退10米。”

  “大家看這片橘林,照片上顯示的是未來規劃的樣子,產業需要這樣發展……”

  “這個看起來就對頭了,大家都曉得保合村未來要怎麼發展,也方便我們更好地給其他群眾解釋。”保合村4組70多歲的老黨員左壽山說。

  說村民聽得懂的話,畫百姓看得懂的圖。不僅在龍河鎮,在對萬順鎮東風村進行規劃時,規劃師彭鑫做出了村裡的三維影像圖。哪些是空房可以做民宿,哪裡是山地可以發展徒步旅游,哪裡是滑坡易發生點、不能建民居……種種規劃細節,在這張圖上清晰可見。

  彭鑫拿著圖給村民們看時,幾名年長的村民說:“你們設計的這個房子沒有我們東風村的特色,我們這裡的老房子也不丑咧!”村民們又帶著規劃師看了幾處傳統的民居,川東特色風貌給規劃師留下深刻印象。后來,他們修改規劃圖,對文旅項目的建筑進行了本土化設計。

  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村民看得懂,就能提供更多建議。“能不能在小溪的橋上搭個棚子。我們搞個集市,到時候游客多了,生意肯定好。”保合村村民的這條意見,經過查勘、征詢后,也被胡鵬和同事們納入規劃圖。

  一個保証建設時序的項目庫

  循序漸進,謀求鄉村長遠發展

  一張藍圖繪到底,離不開規劃中的長遠謀劃。

  在為東風村進行規劃時,彭鑫和同事們最先要解決的是村民的急難愁盼,如交通成本高、飲水難等,這些成為規劃項目清單中最靠前的解決事項。

  “鄉村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保証建設時序,確定先建什麼、后建什麼,才能讓鄉村規劃按部就班落地。”彭鑫說。

  在規劃師的幫助下,鄉村構建起基礎設施項目庫,建設時序有了依據。

  如今,村裡發展新產業時,總要先拿出規劃圖來看一看。選址雲台鎮八字村的“清邁良園”農文旅生態園,起初建設需求很大,既有水庫又有酒廠。負責人李寧告訴記者,在和規劃師溝通后,規劃師提供了項目建設時序清單。“按照規劃和村庄本身的生態布局,我們形成了先以農業為主的建設思路。”李寧說。

  鄉村規劃,還需為村庄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在東風村,規劃師為村庄預留了包括村內道路和院壩在內的空間。本村人李文雲回鄉創業、建設村史館時發現,正是這些預留空間,可停放30余輛汽車,提高了村史館的游客承載力。

  在保合村,已有近10家農業企業入駐,形成集柑橘採摘、洗選、包裝、加工於一體的柑橘產業鏈條。配套設施正按照時序逐步落地,當地柑橘產業衍生出觀光體驗、研究學習、餐飲娛樂等多元產品。

  據介紹,長壽區已完成221個行政村的規劃編制,2018年至今共保障67處鄉村基礎設施和鄉村產業用地,為補足基礎設施短板、發展鄉村產業提供有力支撐。“接下來,我們將以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抓手,以鄉村規劃創新實踐為切入點,聚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重慶市長壽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本期統籌:張佳瑩

  版式設計:蔡華偉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陳一清:讓大足石刻“活”起來、“走”出去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在2024重慶兩會到來之際,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發布推出“新時代 新征程 新重慶——2024重慶兩會會客廳”系列訪談,邀請市內各部門、區縣、企事業單位黨政一把手,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重慶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營商環境等話題,談發展思路、戰略、措施和目標。…
新能源,新賽道!如何加速超車?他們這樣建言
  專題記者會現場。廖文豪攝 人民網重慶1月21日電 (劉政寧、姚於)2023年,全國汽車產銷雙破三千萬,新能源汽車月產銷首破“雙百萬”,汽車出口首次躍升全球第一,擦亮了“中國制造”新名片。…
李慶:萬州加快構建“5+10+X”現代化工業體系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在2024重慶兩會到來之際,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發布推出“新時代 新征程 新重慶——2024重慶兩會會客廳”系列訪談,邀請市內各部門、區縣、企事業單位黨政一把手,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重慶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營商環境等話題,談發展思路、戰略、措施和目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