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微短劇正成為精品創作和主流價值觀傳播陣地——

重慶如何搭上微短劇賽道“流量快車”

2024年03月29日07:34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鋪墊少、反轉多、爽點密集……最近,這類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兩分鐘不等的微短劇在網絡持續走紅。有平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微短劇市場收入超8億元,正成為短視頻界的新寵。

重慶企業正努力搭上這趟“流量快車”。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7.94萬家微短劇相關企業,其中重慶有1892家,位列全國第七,而且新注冊量快速增加。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3月27日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包括長視頻、短視頻、直播、音頻等領域在內的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近幾年,微短劇持續火熱。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規范+引導”雙護航下,微短劇正成為精品創作和主流價值觀傳播陣地,得到越來越多用戶認可。

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全國微短劇市場中,重慶企業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將如何沖出重圍?連日來,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家微短劇企業及相關專家。

重慶企業爭相入局

重慶有微短劇相關企業1892家,位列全國第七

“2023年年初,短短兩三個月內就有五六撥人找上門要求合作,一開始都推掉了。”蛙蛙短劇平台創始人陳強原在重慶經營一家影視公司,以制作傳統電視劇和電影為主。眼看著微短劇一路“狂飆”,陳強最終在2023年4月入局,制作了第一部短劇。

不僅是陳強,不少MCN機構(指專業培養和扶持網紅達人的經紀公司或機構)也瞄准了這塊蛋糕。

重慶麥芽傳媒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不僅有一支涵蓋劇本創作、編導拍攝、后期剪輯、運營投放等在內的隊伍,還擁有超200名自孵化達人。早在2022年,麥芽傳媒就開始在微短劇賽道發力,去年初正式入局小程序微短劇,目前已制作完結IP微短劇超200部,全網粉絲已超6億。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重慶微短劇相關企業新注冊量302家。今年前兩個月,重慶新增注冊100家微短劇相關企業,同比增長44.9%。

盡管在數量上,重慶有1892家微短劇相關企業,位列全國第七,但在全國微短劇市場中的表現還算不上優秀。

微短劇研究機構“新腕兒”發布的大盤熱力榜單中,熱力TOP10大多數是來自北京、浙江、廣東等地的企業,麥芽是唯一入圍的重慶企業。麥芽傳媒負責人稱,這主要是得益於之前長期對移動新媒體內容的深耕,構建了出色的內容制作和數字化運營能力,也與達人賬號矩陣和人才儲備優勢的支撐有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重慶企業因進入賽道較晚,目前還處於虧損或投入狀態。

流量倒逼轉型

投流佔成本大頭,尾部企業被“割韭菜”

調研機構艾媒咨詢發布《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稱,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預計2024年將超過500億元。如此大的蛋糕,到底誰能成為贏家?

微短劇產業鏈通常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主要是內容生產,包括版權方、出品方和承制方﹔中游則是內容分發,平台方和分銷方進行平台搭載、短劇分銷等﹔下游側重生態支持,媒體方、代理方等進行流量投放工作。

在這條產業鏈中,佔據話語權的往往是掌握流量的大平台。“和傳統影視劇不同,微短劇不需要前期宣發預熱,隻要制作完成后,直接給分發商投流。”陳強說,幾乎有90%的成本用於投流,一切以數據說話,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通常3天內就見分曉。

這種運營模式帶來的問題是:回流的充值費更多流向了投流公司和平台,而非制作方。

陳強向記者透露,去年剛開始進軍微短劇行業時,團隊隻負責內容生產及拍攝制作,投流和播放都給了其他平台,最后分制作團隊的錢很少。他自嘲“被割了韭菜”。

像這樣的問題,在微短劇行業屢見不鮮。於是,不少內容承制公司為提高話語權,開始打造產業閉環。去年底,陳強也投入200余萬元成立了蛙蛙短劇平台,投流之后,用戶在三方平台被吸引過來,跳轉到小程序繼續觀看並付費。

“雖然平台活躍度最好的時候能達到一天幾十萬人,但留存用戶少之又少,並且爆款的制造邏輯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簡單。”在陳強看來,短周期、低成本,注定了微短劇帶有影視流水線的快消品屬性。

目前,陳強和團隊也在探索“短劇+”,與重慶各景區共建微短劇一站式基地。比如在重慶取景拍攝和文旅營銷相結合,通過微短劇載體宣傳城市人文,或與文旅聯動營銷,形成引流效應,落地文旅產業﹔同時還探索孵化微短劇演員成為主播進行帶貨。

從高流量走向高質量

重慶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專家建言促發展

從高流量向高質量轉變,內容精品化是微短劇產業下半場的必然趨勢。

“更多專業團隊加入,觀眾口味也被養刁了。”陳強感嘆,微短劇的錢越來越不好賺。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去年拍攝制作一部微短劇的成本大概是20萬元,現在制作一部則暴漲至50萬元至80萬元。

重慶華略數字文化研究院院長吳江文針對這一趨勢表示,未來的微短劇發展趨勢應該是深度的、精致的、有視覺感的文化產品,劇本爭奪才是微短劇賽道最核心的戰場。同時,要細分用戶且能較為准確測算產品的需求量和投入產出回報,用戶、投資人、產品創制方才能共同走向成熟的市場。

重慶企業要想在微短劇賽道拼出一片天地,有哪些優勢和短板?

在吳江文看來,重慶是一座自帶流量的城市,同時也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時尚文化資源,挖掘這些資源,能生產出很多很好的微短劇。比如麥芽傳媒,就通過挖掘重慶紅色資源,推出了革命歷史短劇《火種》。

此外,巴山渝水皆可入鏡,賦能微短劇。“重慶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多年來吸引了不少電影來此取景,目前也成為全國微短劇公司熱衷的拍攝地。”麥芽傳媒負責人表示,公司此前制作的微短劇也多在重慶取景拍攝。

相比微短劇產業發達的江浙地區,重慶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業內有個段子稱,現在橫店已成“豎店”,微短劇在此扎堆拍攝。去年,陳強公司制作的微短劇大多在浙江、西安拍攝,今年已逐漸把微短劇業務往重慶轉移,但他發現重慶的影視基地規模相對較小,與橫店無法相比,“團隊近期要拍一個民國戲,需要一個民國大院,先后去兩江新區國際影視城和江津白沙考察,院子是有,但不夠大。”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許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力度很大的微短劇專項扶持政策。比如浙江臨平,就提出打造“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不光建設基地,還發布了青年網絡編劇激勵扶持計劃,成立扶持基金等,而重慶在這方面還較為欠缺。此外,微短劇企業需要取得相關視聽許可証,一些民營企業想進入行業卻遇阻,“建議在資質獲取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

吳江文也呼吁,重慶要鼓勵業態創新,給予適度的包容﹔引導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構建微短劇類文化產品的評價標准,開展必要的政策宣傳﹔及時研判產業發展的趨勢,進行有效規范﹔要扶持相關產業,引導企業、團隊承擔新的文化使命。包括近期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計劃,重慶也可以抓住機會,引導微短劇與傳統文化、旅游資源、線下經濟融合發展。(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邱小雅)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3月27日發布,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74億人,網民使用率98.3%,網絡視聽“第一大互聯網應用”地位愈加穩固

●報告顯示,2023年,包括長視頻、短視頻、直播、音頻等領域在內的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達11524.81億元,以網絡視聽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存續企業共有66萬余家。截至2023年12月,全網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職業主播數量已達1508萬人

●近幾年,微短劇持續火熱。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規范+引導”雙護航下,微短劇正成為精品創作和主流價值觀傳播陣地,得到越來越多用戶認可。報告顯示,經常觀看微短劇用戶佔比達39.9%

(據新華社)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人淚目……
  “幺兒,媽媽最舍不得,最放不下的就是你,雖然媽媽再也不能陪在你身邊,但媽媽一直會在天上守護你……”看著母親熟悉的臉龐,聽著她依舊親昵的呼喚,靖雅早已淚流滿面。 “以前很多事情是我沒做好,媽媽,我要畢業了,好希望您能來看我的展覽……” 3月28日上午,“生命 • 禮贊”2024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在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舉行。…
萬開達高速全線橋梁首片T梁順利架設
  人民網重慶3月28日電 (陳琦、劉敏)3月28日上午,隨著首片T梁平穩放置到指定位置,萬開達高速公路項目寨子坡大橋完成首片T梁架設,標志著全線大橋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萬開達高速公路項目寨子坡大橋完成首片T梁架設。…
連發三文 重慶為制造業注入強“金”動力
  人民網重慶3月28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2月21日,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重慶市委金融辦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重慶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投融資服務行動計劃(2024—2027年)》﹔3月19日,市經濟信息委發布《重慶市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工作方案(2024—2027年)》﹔ 3月20日,市經濟信息委發布《重慶市加快推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助力“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工作方案(2024—2027年)》。 一個月時間內,重慶連發三文,釋放出金融加大對制造業支持力度的重要信號,助力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