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仍有許多注意事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本身有基礎疾病的情況下,更應該重視正確運動方法。那麼,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正確運動呢?
運動的重要性
重慶康心醫院大內科首席專家林朝勝介紹,運動療法作為心臟康復的核心,在糾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等方面獲益確切。
科學健身鍛煉的基礎是制定系統的個性化的運動處方,運動處方指根據患者的健康、體力和心血管功能狀態,結合學習、工作、生活環境和運動喜好等個體化特點,每一運動處方包括: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頻率及運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什麼運動方式比較適合心血管病患者?
運動方式是指鍛煉者採用的具體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包括有氧運動和力量練習。
有氧運動,如行走、慢跑、自行車、爬山、游泳等,可以改善心血管、呼吸、血脂、血壓、糖代謝﹔提高免疫﹔減脂減肥。
力量練習,器械力量練習、非器械力量練習,可以增加肌肉體積﹔提高肌肉力量﹔增加骨質﹔提高人的平衡功能。
對於心血管患者推薦中國傳統健身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武術套路、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可以提高呼吸、調節血壓、提高柔韌與平衡、調節心理平衡。
怎麼判斷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運動健身方案的核心,強度小沒有健身效應,強度過大易造成運動傷害。
運動強度可以參照最大心率百分比法(最大心率=220-年齡),沒有鍛煉習慣的人,初始運動一般採用50%—60%最大心率,6—8周后增加至60%—70%最大心率,逐步增加有氧運動強度。
運動時長/頻次大約多久比較合適?
運動時間是指每次體育運動持續的時間,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決定了一次體育運動的總量。
每天推薦的有效健身時間為30-60分鐘,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應該在30分鐘以上,大強度運動在20-25分鐘。
運動過程中應重點注意什麼?
運動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監測,並給予必要的指導。運動時或運動后出現以下情況,暫時停止運動:
1.運動時感覺胸痛、呼吸困難、頭暈。
2.運動時心率波動范圍超過30次/分。
3.運動時血壓升高>200/100mmHg,收縮壓升高>30mmHg或下降10mmHg以上。
4.運動時心電監測ST段壓低>0.05mV,運動時或運動后出現嚴重心律失常。(重慶康心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