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碧水枕千家 風雨渡廊橋

覃 琳
2024年05月06日15: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龍鳳壩鎮的風雨廊橋。
  沈靖然 胡 程攝影報道

  渝東南地區許多古道均靠山涉水,山地自然的溝谷起伏使谷底形成大大小小的匯水區。所以,小小的石橋,甚至一根倒下的樹干,都能在跨越溪澗后成為行路的要道,滿足日常連通的需要。

  據《秀山縣志》記載,縣域內有古橋84座,其中位於古道上的就有76座。古橋分石橋和木橋兩大類,石橋大多數為單孔橋﹔木橋中,除了風雨橋,還有以活動木板連接在固定石墩上的踏板橋。古橋中最優美而充滿韻致的,當屬風雨橋。風雨橋也稱作“涼亭橋”,或作“涼廳橋”。橋面上建有可避雨的長廊,長廊局部可以升高,形似小亭。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現有兩座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好的風雨橋:一座是清溪場鎮的客寨橋,始建於元代,現有的重檐式橋廊建於清代光緒年間﹔一座是溪口鎮的天生橋,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這兩座橋都是簡支梁式木結構廊橋,廊屋均為重檐,兩端建有封火山牆。

  風雨橋是民居與公共建筑的空間、結構的融合傳承。渝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民居和公共建筑在空間形制上差異較大,但是在建造上有明顯的地域共性。透過客寨橋和天生橋這兩座風雨橋的廊屋,能看到廊橋在傳統民居穿斗木結構類型上的變通。渝東南典型的土家族穿斗民居,常見的是“三柱四騎”“五柱六騎”等方式。“騎”指的是“騎童柱”——這是一種騎在穿枋上的短柱。作為公共建筑,秀山風雨廊橋穿斗構架與民居有所不同,其一是中柱變成了騎柱,利於通行﹔其二,和民居常見的騎柱間隔方式不同,為了擴大通行空間,將靠內的兩柱向外移出一步,形成了中間約2.7米的無柱空間。

  如果是建造於山野之間的風雨廊橋,就沒有設置封火山牆的必要了。如秀山蘭橋鄉岩屯村的鏨字橋,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橋長僅11.7米,為單孔木結構平橋,跨越小小的溪溝。有趣的是,外側檐柱在邊緣參照兩柱間距比內柱多出一根,形成八字橋門,還在橋廊邊緣形成轉向的小坡檐,類似於民居吊腳樓“絲檐”的做法。開放的橋廊四周山野環繞,使得這座隻有5間廊屋的風雨橋,更像是一個休憩的涼亭。

  古老的風雨廊橋,不僅僅記錄著傳統農耕環境裡建造技藝的融合與變通,還有生產生活中的片刻休憩,以及邂逅風雨時的一份從容。近年來,秀山縣在對古橋修繕方面累計投入200余萬元,對橋台裂縫、伸縮縫、立柱開裂等進行修復﹔對瓦面檀條、潮腐橫梁、橋面石板破損、梯步等進行了更換。古老的風雨橋在新的時代氣息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作者為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沈靖然、肖景予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6日 17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6日 17 版)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