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人民直擊︱重慶:青年夜校緣何受青睞

李增輝 胡虹 劉祎
2024年05月21日09: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從去年開始,夜校,這個極具年代感的詞匯再度“刷屏”,也成為不少年輕人“夜生活”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夜校,與當年夜校以補習文化知識為主不同,這屆夜校開設了“吉他民謠”“視頻剪輯”“非遺手工”等課程,滿足了年輕人對藝術審美、社交方式以及自我成長的新追求。

近日,記者走進重慶多所青年夜校,看它們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參與,探索夜校怎樣發展才能“長紅”。

放下夜宵上夜校

4月12日晚上19:30,重慶江北區不夜九街,潮流青年聚集地。觀音橋街道九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市級示范點亮起了燈光,等待著來上夜校的年輕人。

晚上20:00,蔡駿背著吉他來到這裡,開啟下班后的“夜生活”。

“我住在附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關注這邊的夜校。”蔡駿說,吉他教學課程一上線,他就趕緊搶名額。“夜校不僅讓我購置已久的吉他發揮作用,更是讓我很多愛好能夠得到發展。”

觀音橋街道九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市級示范點夜校,學員們正在學習吉他課。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觀音橋街道九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市級示范點夜校,學員們正在學習吉他課。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去年8月,觀音橋街道嘗試開辦了第一家純公益夜校,半年多來,又陸續開設了17個校區,課程設置涵蓋非洲鼓、硬筆書法,甚至新疆烤包子制作等,每節課的名額經常是一釋放出來就被秒光。

“我們有一門課程原計劃招收16名學員,結果來了30多人。”夜校負責人、觀音橋街道團工委書記張宇思說,截至目前,轄區內的夜校已經吸引了4000多人次參加,學員年齡大多在20∼35歲。

4月17日晚19:00,九龍坡區萬象書屋圓形劇場區裡,19名學員聚精會神聆聽老師講解。這一期夜校課程,共青團九龍坡區委請到了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考官藍涵,講授《“快樂‘尤’你” 尤克裡裡藝術鑒賞及體驗》。

“搶到尤克裡裡課特別幸運,我看群裡有200多人報名。”學員李晶說。

九龍坡區萬象書屋圓形劇場區裡,學員們聚精會神聆聽老師講解尤克裡裡的構成。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九龍坡區萬象書屋圓形劇場區裡,學員們聚精會神聆聽老師講解尤克裡裡的構成。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今年3月以來,九龍坡夜校先后開設“慢滋養”讀書會、新媒體電商直播實訓、“大國工匠”拓片體驗、手機攝影技巧培訓等課程,同樣是一開課就被搶光。

江北區五裡店街道合作村夜校負責人王朝介紹,該夜校在去年10月開課之初,隻有戲劇表演等4門課程,隨著學員的不斷增加,截至目前,夜校已先后開設了84門課程。

目前,重慶有20余個區縣開設了共39家青年夜校,超過1.2萬人次參與培訓。

夜校為何再度“翻紅”

“不是興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價比。”在採訪中,這句話成為不少學員口頭禪。在他們看來,課程設置多樣化的夜校不僅能培養興趣、豐富知識,還能結識朋友,最主要是價格優惠甚至免費。

王朝介紹,合作村夜校一節課一小時,收費50元。授課老師既有“海歸”,也有專業院校高材生,還有品牌主理人、認証導師、產品顧問等。

“50元一節課,很實惠。”學員李慧娟表示,夜校老師講課專業,比自己在網上自學更容易學會。她坦言,與動輒幾百元一節的興趣課相比,夜校性價比更高。

“免費或普惠的課程,讓年輕人更願意去嘗試和印証自己的興趣愛好。”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黃建華說。夜校“出圈”后,黃建華對此進行專題調研發現,夜校如此受年輕人歡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能讓他們以低成本找准自己的興趣愛好。

而在學員吳婷婷看來,夜校吸引她的原因則是“能看到自己的另一種可能”。上班工作,回家帶娃,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讓吳婷婷覺得越來越缺失自我。“在夜校,我特地報了和自己生活、性格完全不搭邊的拳擊課程。在學習中,既挖掘了自己的另一面,也釋放了工作和生活積攢的壓力,讓自己找到了一個更好的狀態。”

“上夜校提升自我,也是吸引年輕人的原因之一。”共青團重慶市委青年發展部干部朱萬志表示,此前,社會上的教培多集中在老年人和孩子,忽略了年輕人這個群體,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現象。另外,當代年輕人打發閑暇時間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他們更看重興趣愛好的培養。恰恰夜校豐富多彩的課程與年輕人日益增長的成長需求相契合,還使之有機會結識一批朋友,讓社交變得更加輕鬆愉悅。

“我們龍門夜校與其他夜校略為不同,它是街道‘龍門職通車’公共服務項目的延伸。”南岸區龍門浩街道工作人員周金伶介紹,“龍門職通車”主要針對轄區內失業人員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想學習但不符合條件的轄區青年,在他們的訴求下,街道整合轄區內的重慶創富職業培訓學校教學資源,採用普惠方式,開辦了龍門夜校。

龍門夜校老師正在給青年學員講解視頻剪切技巧。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龍門夜校老師正在給青年學員講解視頻剪切技巧。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如何讓“翻紅”變“長紅”

調研中記者發現,青年夜校雖然是年輕人在業余時間的好去處,但也不乏運行資金缺乏、課程可持續性不夠強、資源浪費等“難點”,使夜校隻能維持“小而美”現狀。

朱萬志表示,目前重慶夜校發展還有不少亟待完善之處。“市場主體自發成立的夜校,公益性偏弱﹔共青團主導成立的夜校,公益性強但運營資金困難﹔鎮街和社區等組織成立的夜校,存在覆蓋面較窄、缺生源等問題。其中,由共青團主導、社會機構來運營的夜校形式可持續性更強。”

“觀音橋夜校公益、共享是特點,由於目前沒有專項資金來支持發展,因此課程設置多以小班為主。”張宇思說。

“夜校並沒有太多盈利,報名費的30%用於搭建平台和基礎服務工作,剩下的基本是老師們的工資。”王朝說。

為此,多位夜校負責人建議,合理利用資源,擴充夜校場地,同時,以團委帶動街道、社區一起發力,辦活青年夜校。

今年3月,重慶青年夜校的首個指導性文件《共青團重慶市委關於加強青年夜校建設管理的工作指引》發布,對各區縣團委主導實施開設青年夜校的定位、功能和管理進行了規范和強化,明確了推動更多好項目、好資源融入青年夜校。

4月9日,北碚區虹吸青年夜校正式開課,共開設22種課程,每節課50元,以15∼20人的小班教學。

北碚虹吸青年夜校的美妝課上,老師正在給學員們做示范。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北碚虹吸青年夜校的美妝課上,老師正在給學員們做示范。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虹吸青年夜校是由團區委聯合虹吸青少年發展促進中心打造的。”共青團北碚區委副書記蘇鵬介紹,通過團委引導,規范場所管理、信息發布,同時根據需求制定教學內容,能進一步確保青年夜校辦實辦好。

該夜校負責人李晗表示,與團委合作不僅能整合雙方資源,擴大夜校影響力,還能避免市場惡性競爭。

4月3日,在兩江新區金科中心悅FUN夜校一期課程結束后,兩江新區團工委、鴛鴦街道聯合授牌該夜校為兩江新區鴛鴦街道青年學院。

“下一步,我們將與金州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共同打造金州社區學院,引入商圈內品牌主理人,開展以烘焙、咖啡等技能培訓為主的第二期夜校課程。”金科商業青年夜校校長張小鴿說。

黃建華表示,發展青年夜校,目的是豐富青年群體精神生活,提升個人素養。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青年夜校的實施方案,同時進行需求調查,根據需求設定課程、配套師資。

“公益不等於免費,教師授課也不能全憑一腔熱情。”黃建華還建議,夜校要可持續發展,應適當地收取課時費,這樣既能滿足夜校的整體運營,又能讓師資穩定,避免教學質量欠缺。同時,建議多部門協力,規范運營管理和價格指導,避免給年輕人造成額外負擔。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教授周學馨認為,青年夜校是提升青年素質能力、為創新創業蓄能充電的平台,建議在團委統籌領導、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監督管理下,引入社會資本投入,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