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下周在渝啟幕
技能大賽比些啥?7個特色項目看點多

6月24日—26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將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大賽設置數字建造、物流與貨運代理、電子技術、電氣裝置、光電技術、信息網絡布線、花藝、珠寶加工、美發、美容、糖藝�西點、汽車技術(新能源)、軌道信號控制技術、無人機裝調檢修、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物聯網安裝調試、咖啡制作、互聯網營銷18個比賽項目。其中,汽車技術(新能源)、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軌道信號控制技術、無人機裝調檢修、物聯網安裝調試、咖啡制作、互聯網營銷7個項目為特色項目。
這些特色項目有何亮點和看點?來看記者集中打探。
1 汽車技術(新能源)
緊貼生產實際設計考核
比賽內容
進行制動系統、電氣系統等的修理及維護,動力電池安裝與調試,驅動電機裝調與檢測,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
新能源汽車是綠色出行、智能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大賽首次將新能源汽車技術展示在國際舞台。
大賽汽車技術(新能源)項目技術專家組成員、重慶市工貿高級技工學校汽車工程系負責人楊浩介紹,緊貼生產實際、對標需求優化設計是項目的一大特色。他們以解決新能源汽車實際生產中的技術問題為導向,注重與企業生產實際的匹配度,基於真實的工作任務、實際的生產流程、標准的生產設備來優化設置考核模塊和比賽內容。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將緊扣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融入真實工作場景,參考世界技能大賽與國賽標准,要求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動力電池安裝與調試、驅動系統裝調與測試、電控系統綜合故障診斷等比賽任務。同時,項目還設計有技能展演、技藝體驗等活動。
新能源汽車作為全球汽車市場最具成長性的領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重慶正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50萬輛、保有量達到45萬輛。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計劃突破100萬輛,保有量預計達到65萬輛。
目前,包括重慶市工貿高級技工學校在內的不少重慶中高職院校都開設有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致力於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2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
考驗對系統的把控能力
比賽內容
使用人機交互設備及相關機械工具對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工作站或系統進行裝配、編程、調試等操作。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不斷“出圈”,機器人技能也隨之進化。大賽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項目專家組成員、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邱慶介紹,該項目之所以成為特色項目,主要是因為工業機器人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該項目也是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重要代表項目之一,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參賽選手可以展示自己的技能和實力,同時也能夠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技術合作和交流。”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共分為三個模塊,包括工業機器人系統硬件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虛擬調試、工業機器人系統編程與調試,時長6小時。廣西選手張麗紅將代表中國參賽。
項目場地經理、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陸宇透露,對市民或觀眾來說,這個項目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將在於,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是一項科技含量高的競賽項目,選手需要使用工業機器人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如裝配、機器人視覺、搬運等。這不僅需要選手熟練掌握機器人的操作技巧,還需要選手具備靈活應對各種復雜環境的能力。
陸宇說,在重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機器人產業,隨著我國數字產業的蓬勃發展,相關人才需求也將越來越旺。
3 軌道信號控制技術
探索列車運行的“大腦”
比賽內容
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根據比賽要求並結合任務實際情況,完成軌道信號設備(系統)設計、施工、調試、檢修。
軌道交通產業是助力“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力量。“本屆大賽將軌道信號控制技術納入18個比賽項目之一,既能讓軌道信號技術人才在技能大賽的平台上切磋技藝,還能就相關產業進行交流,促進軌道信號技術發展。”大賽軌道信號控制技術項目技術籌備專家組成員、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電氣系主任石磊說。
“軌道信號系統是保障軌道交通列車行駛安全和高效運營的重要設備,通常被比喻為列車運行的‘大腦’和‘中樞神經’,是列車‘聽從’指揮的秘密所在。”石磊介紹,該項目對標軌道信號工職業要求和崗位技能,以軌道信號設備檢修與配線表設計、軌道信號設備施工調試、軌道信號設備故障查找三個模塊為切入點,分別考查選手綜合運用軌道信號設備(系統)工作原理、技術指標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考查選手軌道信號儀器儀表和工具使用及信號工程制圖、信號設備(系統)運用及維修養護等專業實操技能。
石磊認為,由於實際生產需要,軌道交通企業少有機會向廣大市民群眾開放信號系統的作業過程。通過此次競賽開放式平台,廣大市民或觀眾可到現場實地觀摩,與信號設備“零距離”接觸,這是一次難得的了解列車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機會。
4 無人機裝調檢修
助力產業“加速起飛”
比賽內容
以無人機裝調檢修實際工作為項目背景進行設計,以無人機選型、裝配、調試、檢修與維護等為主要工作內容。
隨著大賽的臨近,熱門賽事無人機裝調檢修項目受到廣泛關注。大賽無人機裝調檢修項目場地經理、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副校長彭剛認為,國際性的比賽不僅為各國選手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還為各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讓無人機賽道“加速起飛”。
彭剛透露,本次大賽將主要考核選手無人機裝配與調試、故障排查與修復、飛行操作技能和應變、創新思維等多種運用能力。具體來說,該項目將以生命救援為應用場景,通過模擬實戰,檢驗選手組裝、操作無人機的能力,同時鼓勵技術創新。選手們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裝配、調參、模擬測試與實際應用等競賽任務,按照他們完成任務的質量和速度進行排名。
“該項目不僅僅是一場技能競賽,更是我們對無人機在生命救援領域中應用的深入探索。”彭剛說,比賽環節的每一個模塊都是為了全面考驗選手們的專業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無人機的高速飛行和精准操作將為觀眾帶來視覺盛宴,兼具實戰性、創新性和觀賞性。
2024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彭剛希望通過本次大賽,進一步激發年輕技術人才探索無人機技術的熱情,激發他們的創新活力,為未來的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技術力量。
5 物聯網安裝調試
速度能力技巧缺一不可
比賽內容
利用專業工具和儀器設備,設計、安裝、搭建、調試、配置以及應用開發一套滿足客戶需求的、可運行的物聯網系統。
什麼是物聯網?簡單來說,就是萬物互聯。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傳感器、通信技術和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物體的感知、數據採集、信息傳輸和智能化處理。
大賽物聯網安裝調試項目場地經理、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物聯網系主任徐欣介紹,隨著物聯網產業飛速發展,人才需求也快速增長。舉辦該賽事,是希望以賽為媒,拓寬物聯網技能人才培養渠道,加強物聯網領域的高質量人才培養,深化數字技能領域交流互鑒,促進技能提升及成果轉化。
選手比什麼?觀眾看什麼?
徐欣介紹,選手將利用專業工具和儀器設備,設計、安裝、搭建、調試、配置以及應用開發一套滿足客戶需求的、可運行的物聯網系統。選手要有物聯網設備選型、系統規劃設計、軟硬件安裝調試能力,還要有網絡系統搭建、雲平台配置管理以及應用開發能力。此外,還要“拼手速”,可謂速度、能力、技巧缺一不可,角逐過程一定會緊張激烈,精彩紛呈。徐欣說,希望能通過比賽來綜合選拔優秀的物聯網人才。
對觀眾來說,可以了解到已經融入我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物聯網系統是如何搭建與運作的,還可以看到選手對各類傳感器、識別設備、無線傳感網等物聯網設備進行安裝、配置,在緊張激烈的賽事比拼中體會科技的魅力。
6 咖啡制作
見証咖啡從豆子到成品
比賽內容
運用掌握的咖啡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規定的時間和特定場所中開展咖啡制作、品鑒、創新、服務技巧等方面比拼。
制作咖啡,許多人都會。因此,此次大賽,咖啡制作比的是什麼?觀眾看的又是什麼?
大賽咖啡制作項目技術組組長、重慶市級咖啡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徐俊萍從事咖啡行業近30年,擁有豐富的咖啡制作及相關市場經驗。她介紹,該比賽絕非單純制作一杯咖啡這麼簡單,而是需要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熟悉咖啡從“種子”到成品的全部知識及制作過程。
該項目一共分為兩個模塊、三種咖啡制作。第一個模塊是經典系列模塊。包括制作意式濃縮咖啡、牛奶咖啡,牛奶咖啡要求選手要做拉花。第二個模塊是創意創新系列咖啡。要求突出咖啡風味的與眾不同,並且市場接受度要高,每一種咖啡各制作4杯,共12杯。比賽過程中,需要根據大賽口味要求,來進行相應的調試,特別考驗選手對設備的調試及使用能力。同時,選手還要能流暢回答“種子及豆子特色”“准備工作流程”“制作流程”“結束流程”及操作過程中的食品安全等問題。
“希望有更多咖啡行業從業者能通過此次大賽,學習到更加專業的咖啡制作工藝和職業技能,期待在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更多具有國際水准的咖啡制作專業人才。”徐俊萍表示。
而對觀眾來說,現場見証一杯香濃咖啡從豆子到成品的誕生過程,應該十分美妙。
7 互聯網營銷
“達人”現場“實戰”直播
比賽內容
在數字化信息平台上,運用網絡的交互性與傳播公信力,對企業產品進行多平台營銷推廣。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線上營銷作為新型商業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互聯網營銷師這一職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2020年,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互聯網營銷師新職業,並將其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作為此次大賽特色項目之一,互聯網營銷有哪些亮點和看點?
大賽互聯網營銷項目技術專家組成員、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金渝琳介紹,互聯網營銷雖是此次大賽的新增項目,但近年來,圍繞互聯網營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卻非常頻繁。
該項目由三個部分構成:數字營銷推廣、直播和圖文營銷。“這也是時下電商行業最為重要的模塊和板塊。”金渝琳介紹,選手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要求。以直播模塊為例,該部分將運用模擬軟件,要求選手完成直播稿的撰寫和一場10分鐘的直播,過程中,選手要就開場、產品售賣、產品展示、結尾等環節進行“實戰”。對觀眾來說,不僅可以看到選手的真實表現,也可以從另一角度了解直播達人背后的故事。
金渝琳表示,該項目的舉辦,為互聯網營銷行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機會,期間的交流和互動也有助於促進人才之間的學習和借鑒,推動行業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張莎 朱婷)
專家聲音>>>
大賽汽車技術(新能源)項目裁判長李雷:
見証國產汽車從小到大、從大到強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朱婷
自大學起就開始學習汽車專業,畢業后又從事與汽車相關的工作和教學,與汽車“打交道”近30年,可以說,李雷見証了汽車技術的迭代升級、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我是親歷者,尤其見証了國產汽車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歷程。”
李雷表示,2011年,他作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在企業研學時,選擇了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從事電動客車研發。
去年,以李雷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我將繼續培養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服務汽車產業發展。”他表示。
在李雷看來,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過程中,汽車不再僅僅是出行工具,更是生活空間的延展。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和智慧座艙技術的不斷進步,構建起“人車家”全生態,將極大改善人們的出行體驗和生活方式。
“本屆大賽首次把新能源汽車技術作為主要競賽內容,給了不同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技術選手站在國際技能大賽舞台上展示技藝的機會。”談及此次大賽的亮點,李雷表示,比賽使用長安深藍新能源汽車,也是在向其他國家展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交流合作。此外,比賽為觀眾揭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神秘面紗,也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中國電信AI+賦能 助力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 揭牌儀式現場。朱雲卿攝 人民網重慶6月18日電 (記者劉政寧)6月18日,中國電信AI+賦能“智融惠暢”研討會暨中電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金公司”)總部入駐活動在位於重慶渝北區的仙桃數據谷舉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