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首次出海就為卡塔爾世界杯場館供貨,拿到十余項歐美專利——

渝豐科技產品遠銷“一帶一路”市場

2024年06月20日07:46 |
小字號

電線電纜被稱為工業自動化的“血管”與“神經”,是新基建不可或缺的材料,市場規模達數萬億元。

有一家渝企研發生產的電線,壽命可達100年,電纜能像人的神經一樣感知“熱”“痛”“斷”等,還能實現2米內的精准定位,及時預警。

這家渝企叫渝豐科技有限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渝豐科技”),成立於1997年。近年來憑借技術創新突破,渝豐科技在海外市場表現搶眼,不僅拿到了極難申請的十余項歐美專利,還斬獲卡塔爾世界杯場館訂單,產品遠銷“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耐千度高溫電纜斬獲卡塔爾訂單

2016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三年,各地政府正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當時,重慶市商務委和外經貿集團召集組織一批企業,准備前往迪拜參加中東國際電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覽會(以下簡稱中東電力展)。彼時,渝豐科技正考慮把市場延伸到海外。

“國內的電線電纜市場規模達3萬億元至4萬億元,每年還保持5%以上增長,而國外市場,起碼是國內的兩倍以上。”渝豐科技總經理曾令果回憶說。

中東電力展從1975年開始辦,每年一屆,規模很大,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力能源展會之一。得知消息后,渝豐科技立馬報了名,是幾十家參展企業中唯一的線纜企業。

渝豐科技雖未在展會上達成正式合作,但交到了不少朋友。與此同時,渝豐科技開始著手申請國際認証。

2017年上半年,曾令果收到一封郵件,正是展會上認識的一家卡塔爾建設方發來的。對方詢問,2022卡塔爾世界杯場館正在招標,渝豐是否有意向投標?

喜出望外的曾令果,立馬帶領團隊連夜遴選產品、准備標書等材料。當年7月,經過激烈的競爭,渝豐科技從數十家投標企業中脫穎而出,順利拿下訂單。

“卡塔爾氣溫很高,加上體育館屬於人員密集場所,為防范火災,電纜越耐高溫越好。”曾令果頗為驕傲地說,渝豐科技有一款防火特種電纜,耐溫等級超千度,耐溫時長3小時。

拿下這個合同,渝豐科技邁出了國際化的第一步。

將十余項海外專利收入囊中

渝豐科技深知,要想進一步開拓市場,就必須加快各項國際認証,尤其是歐盟、德國、美國等地認証。“拿下這些地方的認証,就相當於給產品貼上了在國際上暢通無阻的‘通行証’,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曾令果解釋道。

國內外的技術標准完全不一樣,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隻有摸著石頭過河。為了適應歐美標准,渝豐科技在軟件和硬件方面投入超過千萬元。在那幾年裡,渝豐科技的產品陸續通過了瑞士SGS認証、歐洲RoHS認証、美國IATF16949、加拿大UL認証、德國TüV認証等。

此后,渝豐科技憑借工藝和技術創新,開始申請國際專利,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企業要想獲得美國專利授權難如登天。“光審查都用了2年。”曾令果記憶猶新的是,當時他是答辯人,在美方要求下進行了3輪視頻答辯,因為有時差,每次都是半夜爬起來答辯。曾令果坦言,過程就像“脫層皮”,好在企業技術扎實,經得起審查,最終順利獲得了授權。

隨后,渝豐一鼓作氣,又陸續獲得了德國、荷蘭、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專利。多項國際專利傍身,讓企業在出海開拓市場時,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氣。

智能電纜是全球首創

“我們的智能電纜是全球首創,如今還在不斷迭代。”曾令果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產品。

所謂智能電纜,其實是感知神經電纜。這款產品的誕生,來源於渝豐科技從客戶反饋中了解到的痛點。

2018年7月5日,深圳地鐵六號線八卦嶺站附近,3條電纜被挖斷。緊接著,2天后,崗廈北地鐵施工現場,又有4條電纜被挖斷。此外,電纜被盜、電纜起火等事故也時有發生。

如果電纜能像神經一樣,感知到上述異常情況,並及時通知業主就好了。基於客戶提出的需求,渝豐科技與重慶大學深度合作,組建超過50人的研發團隊,每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千萬元,開展技術攻關。

歷時近2年,“黑科技”網絡神經電纜誕生了——它能精確感知電纜的實時狀況,再將實時監測數據傳輸回監控終端,實現了感知“熱”(即溫度過高)“痛”(即電纜結構被破壞)“斷”(即線路斷路情況)3個功能。如今,網絡神經電纜已經升級到了3.0,又新增了感知“電流感應”和“局部放電”功能。

截至目前,企業已創造國內外專利162項,建有線纜科技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還收獲了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兩塊“國字號”招牌。

憑借過硬的技術和產品,渝豐科技的銷售成績喜人,每年都保持著20%以上的增長。去年開始,渝豐科技還借船出海。2023年,渝豐科技將產品賣到了埃及,今年上半年又在新加坡市場拿下訂單。(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中國電信AI+賦能 助力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揭牌儀式現場。朱雲卿攝 人民網重慶6月18日電 (記者劉政寧)6月18日,中國電信AI+賦能“智融惠暢”研討會暨中電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金公司”)總部入駐活動在位於重慶渝北區的仙桃數據谷舉行。…
重慶:執行案款發放平均用時從18.3天縮短為6.7天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記者劉政寧)17日,記者從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切實加強對執行案款的管理和風險防控,該院創新執行案款規范化管理機制,先后制定實施《關於執行案款管理工作的規定》《向案外人發放執行案款信息公示工作指引(試行)》,並將“執行案款申領和管理”作為“法治·渝訴快執”組成部分,納入數字重慶建設范疇開展預研測試。今年以來,申請執行人獲取案款發放平均用時為6.7天,較機制建成前縮短11.6天。…
少年魚塘游泳溺水身亡誰擔責?法院這樣判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小學生暑期魚塘溺水死亡引發的生命權糾紛案件,依法認定魚塘的經營者、管理者未採取在魚塘周圍設置圍欄、警示標語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對魚塘存在的安全隱患未盡到安全提醒義務,存在過錯,應在過錯范圍內對溺水死亡事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023年7月的一天下午,重慶市榮昌區峰高街道金銀村13歲的徐某在居住地院壩外一魚塘中游泳溺水死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