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精益求精 讓重慶城市精神微言大義,更具“煙火氣”

2024年06月20日07:50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主持人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受訪嘉賓

萬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蔣藝義

黔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陳林

涪陵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吳輝

渝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鄒曉宇

沙坪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黃可欣

永川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張小梅

大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劉青青

忠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秦海峰

巫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馬丙合

兩江新區黨工委宣傳部部長 杜術林

航拍重慶中心城區。(本報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王正坤/視覺重慶

航拍重慶中心城區。(本報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王正坤/視覺重慶

人無精神不立,城無精神不興。3000年重慶城,3400萬重慶人。提煉好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為這座全國最年輕的直轄市“精准畫像”,不僅是重慶探尋城市文化源頭、把脈城市現實發展、展望城市未來的需要,也是直轄27年來全體重慶市民共同的心願訴求。

近日,我市舉行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區縣宣傳部長座談會,來自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沙坪壩區等10個區縣的宣傳部部長齊聚一堂,立足轄區特色與工作經驗,抓細節、談認識,提建議,聚焦可讀性、內涵性、辨識度,精雕細琢、千錘百煉,讓重慶城市精神微言大義,更具“煙火氣”。

8字還是16字

言簡意賅讓表述語更有可讀性

千言萬語不如一語破的,長篇大論難敵簡明扼要。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究竟該用多長的句幅?由哪幾個詞語構成?究竟是8字好還是16字好?關於表述語可讀性的探討,成為大家熱議的首個話題。

“此次主題活動有效激發全體市民作為主人翁的認同感、融入感和歸屬感,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想要凝聚出各方都能滿意的表述確實非常難,隻能從最大公約數著手,歸納出能夠引起大多市民情感共鳴、廣泛認可的表述語。因此,我個人比較傾向於8個字的表述。”張小梅解釋說,從形式上看,這種表述方式既契合了大眾的認知習慣,又貼近社會傳播規律,易於傳播,同時8字表述語短小精干,用詞平實、字義簡單、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更能讓群眾看得懂、記得住、講得出、做得到。

對此,黃可欣則認為,城市精神表述語意蘊深厚,應有一定的分量和厚度,無論是8字還是16字,都要有足夠的語言充分傳遞出重慶的特質。城市精神表述語在具有傳播度的同時,還應具備延展度,既能承接城市的歷史文化根脈,又具有面向未來的可塑性和發展性,即“植根歷史、緊跟時代、引領未來”,這就要求表述語必須精准精練,富有結構性和邏輯性。相比之下,16字便於系統闡述、准確表達,更好展現重慶的城市品格,契合更多市民對城市精神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

8字好還是16字好,背后體現的是對表述語可讀性的不同理解,精簡與准確究竟該如何平衡,如何讓表述語真正做到微言大義?對此,蔣藝義結合上海城市精神表述語案例建議,為了更完整、更精准、更好地表達重慶城市精神,方便市民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豐富內涵,現階段應採用16字表述語進行宣傳。

適當區分,明晰邏輯

微言大義展現重慶精神特質

濃縮即精華,簡練顯真章。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不僅需要語言通俗好記,更要蘊含傳統文化、富有時代氣息、彰顯地域特色、引領發展潮流。如此多的目標匯聚於簡短的表述語中,絕非易事,自然需要我們大題要小做,微言顯大義。

吳輝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涪陵確定了“團結求實、文明誠信、艱苦創業、不甘人后”的城市精神,為后來催生聞名遐邇的工業“九朵金花”、創造享譽全國的“涪陵現象”凝聚了強大精神力量。“應適當區分城市精神與城市品格或城市氣質,兩者是交叉但不完全重合的關系,后者反映的是客觀存在。城市精神可以基於城市品格,不僅要根植歷史、基於現實,更要體現時代、引領未來。從這個角度,‘豪爽’一詞雖然准確描述了重慶人根植血脈的性格特征,但不太適合直接作為城市精神表述語。”

吳輝表示,重慶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山城人民有一種愈炸愈強、永不服輸,越是艱苦越向前的精氣神。同時,重慶自古就是東西南北多種文化交匯融合的樞紐。自己比較認同“堅韌忠勇、開放包容、敢為人先”。在字數形式上,建議4字一組更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征集活動對於擦亮重慶城市品牌、提升重慶城市品質大有裨益。”馬丙合認為提煉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首先要在結構上明晰城市精神的邏輯架構,特別是在內涵釋義上要闡明詞語之間的內在聯系。

他以自己推薦的表述語“忠勇,堅韌,豪爽,開放”為例闡釋道,“忠勇”是價值追求,“堅韌”是意志品質,“豪爽”是性格特質,“開放”是格局視野,四個方面相互聯系、環環相扣,系統性展示出重慶這座城市以及重慶人的精神特質。

秦海峰認為,提煉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應做到三個方面的緊密結合:一是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重慶人性格特征緊密結合﹔二是將群眾意見與重慶新時代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三是將原創內容與再創作再提煉緊密結合。

他將重慶城市精神歸納提煉為“忠誠堅韌、開放包容、創新爭先”三句話,並介紹道:“這三句話就是三組詞,每組詞的前兩個字是重慶人的性格,就是忠誠、開放、創新,后兩個字是重慶人的品格,即堅韌、包容、爭先,‘性格+品格’成為重慶人的精神特征。忠誠是每一個重慶人的個性特點,重慶人不僅僅只是忠誠,而且還有不怕困難險阻、矢志不渝的堅韌﹔開放是重慶人對待萬事萬物的態度,而包容是重慶博採眾長、兼收並蓄的智慧和胸懷﹔創新是重慶人敢想敢干、大膽嘗試的果敢,爭先是重慶作為中國西南重鎮,一直以來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和偉大復興而不斷攀登、奮勇爭先,體現了重慶勇於擔當、善作善成的精神特質。”

回顧歷史,立足現實,展望未來

精准畫像彰顯重慶辨識度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城市品格、市民素養的綜合體現,展現著城市的底蘊和追求。提煉城市精神表述語,就是在為城市精神“精准畫像”,這既是在探尋城市文化的源頭,也是在把脈城市現實發展,更是在展望城市的未來,打造鮮明的重慶城市IP。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重慶從歷史的煙雲中一路昂首走來,時刻展示著‘堅韌頑強、開放包容、唯實爭先’的城市精神。正是在這股精神的感召下,重慶才能以‘敢為天下先’的闖勁,以‘求大同存大異’的胸懷,以特有的價值立場、文化主張、氣質品格,在一張白紙上書寫了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劉青青表示,大足石刻作為重慶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特征,是彰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造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動實例,也是孕育重慶城市精神的“根”和“魂”。建議在重慶城市精神提煉過程中,進一步深入挖掘大足石刻文化蘊含的“慈善孝義廉”“儒釋道文化和諧共生”“文明包容並蓄”等價值標識,大力弘揚大足歷史文化創造者、守護者“擇一業、終一生”等精神標識,提煉升華重慶城市精神的思想精髓、當代價值、世界意義。

“堅韌頑強、開放包容、唯實爭先”是陳林推薦的表述語,他表示,這句表述語是廣大干部群眾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的反映,也是重慶城市品格的執著追求,是辨識度較強的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

針對“堅韌頑強”一詞,陳林結合自身工作經歷解釋:“以我們渝東南為例,歷史上曾經有‘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說法,可見自然環境之惡劣、生存環境之艱難。我們以‘寧願苦干、不願苦熬’的堅韌和頑強,改變了這種現狀。黔江更是武陵山區首批國家貧困區縣‘摘帽’區縣,全國首批‘貧困縣摘帽案例研究’樣本區縣,在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過程中,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堅韌頑強四個字已經深深烙在了我們骨子裡。”

杜術林建議對表述語再打磨、雕琢、升華,更加體現“三性”“三度”,讓其更加精准凝練,更兼具“人文味”和“煙火氣”。三性,分別是時代性,群眾性,傳播性。三度則是辨識度、公認度與顯示度。重慶城市精神可以用“重山重水、重情重義、忠誠堅韌、包容創新”來表述。其中,重山重水,重字既代表重慶,也體現了重慶山多水多、大山大川環繞的地理特征和山水精神,傳遞出重慶人在險峻的自然環境中遇山開山、遇水架橋、艱苦創業、奮斗不止的精神意象和地緣特質,其一面千城、再見傾城的獨特江城山城審美特色,是全球少有的以全城作為審美單元的城市。重情重義,展現的是重慶人豪爽耿直、重情重義的精神品格。一方面,這體現的是重慶人深懷家國之情赤子之情,更加重視感情、珍惜友情、講求道義大義、尊重他人、關愛弱勢群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揭示了重慶人講求誠信、勇於擔當,積極為社會發展、為國家繁榮富強貢獻力量的價值追求。同樣是“重”字,上下文同字不同音,互相呼應、渾然一體,辨識度更為強烈。

鄒曉宇認為,提煉城市精神要特別注重三個方面:一是要與重慶的氣質相契合,能夠易記、易傳播、易識別﹔二是要把握重慶歷史的傳承,注重過去、當下和未來﹔三是要體現廣泛的認可,特別要注重本地化的表達、群眾性的共識和全國性的認同。

她建議用“堅韌不拔、開放包容、豪爽耿直、敢為人先”來表述重慶城市精神。堅韌不拔體現的是城市的血脈,開放包容指城市的胸懷,重慶深層次的文化因子﹔豪爽耿直是城市的性格,重慶人的性格﹔敢為人先體現城市的態度,也是新時代新重慶建設所呈現出的唯實爭先、創新有為的新形象。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中國電信AI+賦能 助力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揭牌儀式現場。朱雲卿攝 人民網重慶6月18日電 (記者劉政寧)6月18日,中國電信AI+賦能“智融惠暢”研討會暨中電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金公司”)總部入駐活動在位於重慶渝北區的仙桃數據谷舉行。…
重慶:執行案款發放平均用時從18.3天縮短為6.7天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記者劉政寧)17日,記者從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切實加強對執行案款的管理和風險防控,該院創新執行案款規范化管理機制,先后制定實施《關於執行案款管理工作的規定》《向案外人發放執行案款信息公示工作指引(試行)》,並將“執行案款申領和管理”作為“法治·渝訴快執”組成部分,納入數字重慶建設范疇開展預研測試。今年以來,申請執行人獲取案款發放平均用時為6.7天,較機制建成前縮短11.6天。…
少年魚塘游泳溺水身亡誰擔責?法院這樣判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小學生暑期魚塘溺水死亡引發的生命權糾紛案件,依法認定魚塘的經營者、管理者未採取在魚塘周圍設置圍欄、警示標語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對魚塘存在的安全隱患未盡到安全提醒義務,存在過錯,應在過錯范圍內對溺水死亡事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023年7月的一天下午,重慶市榮昌區峰高街道金銀村13歲的徐某在居住地院壩外一魚塘中游泳溺水死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