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大模型、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

從博覽會高頻詞看智能產業發展新趨勢

2024年06月21日07:35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智能產業未來將如何發展?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的嘉賓發言或能給出答案。

當天,10位來自高校、企業、研究院的嘉賓代表匯聚一堂,從不同領域分析了智能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嘉賓們認為,智能產業是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特別是以“大模型”為基礎的智能產業,將在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領域,則為未來智能產業發展提供重要風口。

新趨勢

大模型為智能產業帶來深刻變化

大模型,是嘉賓發言觀點出現的高頻詞。

嘉賓們認為,隨著大模型的快速發展,智能產業迎來了新一輪變革。

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認為,迭代的5G+物聯網技術,要依托大模型來實現全場景數據感知智能,連接控制智能,分析決策智能。中國聯通正在加快大模型的技術突破,目前,聯通的元景大模型參數量達到2000億,可提供更懂行業、更易定制、更加可信的人工智能工具。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認為,我國的智能產業發展,一定要建立自主可控的底層大模型,在此基礎上形成適用於其他行業的垂直賽道,這是我國智能產業能否躋身世界一流水平的關鍵。

“我非常高興的是,中國已有極少數底座大模型,具備了情景跟隨能力。”劉慶峰說,一旦有了情景跟隨,大模型就可以在很多細分領域實現超越,比如在語音大模型上,科大訊飛的星火語音大模型,已經在37個主流語種上全面超越同類對手。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要讓大模型“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大模型帶來的效率紅利,成為創新和創造的主體,讓千行百業實現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生產力躍遷式發展。

楊元慶還說,想要飄在“雲端”的大模型真正落地,就要加強側端創新,也就是智能移動終端的創新,讓大模型觸手可及,最大化地發揮大模型作用。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有類似想法。他表示,並非隻有千億級、萬億級的大模型才是有用的,還可以聚焦一些小級別的大模型,讓其為具體的領域、企業服務。

新觀點

人工智能的主要發展方向是腦機接口、腦認知等領域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嘉賓關注的焦點。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毅表示,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特別是ChatGPT的出現,加速了人工智能的進化。但目前人工智能依舊不具備主觀意識,雖然可以生成高度真實的文本、圖像、視頻,但本質依舊是數據驅動模型。因此,未來人工智能的主要發展方向還是腦機接口、腦認知等領域,讓人工智能產生主觀意識,真正地實現人與機器的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顧曉鬆則表示,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和腦機接口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他談到,之前馬斯克做了一個植入式的腦機接口,並在人身上試用。而中國不僅有植入式的,還有非植入式的,都在向產業化邁進。目前來看,中國的腦機接口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他建議,我國要重視腦機接口行業標准的設定,要在國際上掌握話語權。同時他表示,腦機接口這一技術,一方面要面向特殊場景,一方面要面向大眾,隻有老百姓用得起,才談得上用人工智能推動社會進步。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AIGC),正在實現顛覆性的創新和迭代。”紫光股份董事長、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說,新華三集團將從多維度、多層次持續強化AIGC技術創新與行業的應用探索,不斷夯實AIGC產業發展的根基和底座,圍繞著政府、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等重點行業的關鍵場景,共繪AIGC產業壯美藍圖。

新期待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將成為“新風口”

交流中,部分嘉賓圍繞“交通”這一主題,暢談智能產業給未來生活帶來的改變。

賽力斯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興海認為,當下,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智能駕駛、AI大模型、數字孿生等智能技術,正在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驅動力。

“智能駕駛將會是未來智能汽車的主要功能。”張興海說,對於智能駕駛,用戶會經歷從怕開、敢開到要開三個階段的進程,也會經歷從不理解、不會用、不敢用,到熟悉、敢用,最后產生依賴這麼一個過程。

張興海表示,目前,賽力斯正探索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截至目前,賽力斯用戶的智能駕駛裡程數達到了2.6億公裡,這一數據在全球僅次於特斯拉。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談到,智能汽車不能只是做汽車的智能化,還要構建車路網雲協同智能發展。比如,在收集汽車行駛數據的同時,還可以收集路側數據等信息,形成一個更完備的數據庫,從而支撐數據形成“大模型”,最后運用到交通中。

“我們目前已經在跟重慶高新區合作,利用車腦和雲腦一體化,真正做到企業和基礎設施,以及政府管理的平台聯合起來,建立一種分層解耦,跨域共用的模型。”李克強說。

北京大學教授,國家空管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程承旗則談到了低空經濟。他表示,低空經濟將是中國未來的一個萬億級產業賽道,很可能出現“人人能用無人機,家家享受無人機服務”的場景。

既然是無人駕駛,它就需要智能技術的支撐,比如建立低空交通系統,就需要依托數字技術、5G、物聯網等技術,讓低空空域擁有智能“紅綠燈”。

他建議,后續應該加大北斗標准的推廣應用,積極開展低空立體交通紅綠燈系統的技術研究,建立全國統一的低空時空標准。同時,有條件的省區市,可以率先開展低空立體交通紅綠燈系統試點區域建設,創建技術中試基地,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化。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中國電信AI+賦能 助力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揭牌儀式現場。朱雲卿攝 人民網重慶6月18日電 (記者劉政寧)6月18日,中國電信AI+賦能“智融惠暢”研討會暨中電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金公司”)總部入駐活動在位於重慶渝北區的仙桃數據谷舉行。…
重慶:執行案款發放平均用時從18.3天縮短為6.7天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記者劉政寧)17日,記者從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切實加強對執行案款的管理和風險防控,該院創新執行案款規范化管理機制,先后制定實施《關於執行案款管理工作的規定》《向案外人發放執行案款信息公示工作指引(試行)》,並將“執行案款申領和管理”作為“法治·渝訴快執”組成部分,納入數字重慶建設范疇開展預研測試。今年以來,申請執行人獲取案款發放平均用時為6.7天,較機制建成前縮短11.6天。…
少年魚塘游泳溺水身亡誰擔責?法院這樣判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小學生暑期魚塘溺水死亡引發的生命權糾紛案件,依法認定魚塘的經營者、管理者未採取在魚塘周圍設置圍欄、警示標語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對魚塘存在的安全隱患未盡到安全提醒義務,存在過錯,應在過錯范圍內對溺水死亡事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023年7月的一天下午,重慶市榮昌區峰高街道金銀村13歲的徐某在居住地院壩外一魚塘中游泳溺水死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