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昔日“邊緣地帶” 今日“改革前沿”

四川廣安 全域納入重慶都市圈

2024年06月21日07:33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藍天白雲下的廣安市思源廣場。(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藍天白雲下的廣安市思源廣場。(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6月28日,公司預計將有10萬多雙鞋子裝滿5個整櫃,通過重慶團結村始發的中歐班列,發往意大利。”6月9日,在位於廣安的四川中亨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亨鞋業)展廳,董事長唐萬雄告訴記者。

中亨鞋業是在重慶璧山起家的。“2020年,是公司的轉折點。”唐萬雄回憶,那時,號稱“中國西部鞋都”的璧山實施轉型升級,皮鞋產業外溢成為大勢所趨。

更為重要的是,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部署。隨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重磅落地,明確提出“推動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區”。

廣安人唐萬雄讀懂了這一信號。2020年10月,中亨鞋業整體外遷至廣安,從此進入發展快車道。

同樣是在2020年,廣安也開啟發展史上的關鍵“突圍”。

“2020年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2年全域納入重慶都市圈,廣安自此迎來全新發展時期。”廣安市委副秘書長、區域協調發展辦公室主任彭雲表示。

廣安從昔日的“川東一隅”一躍成為“川渝焦點”,從區域經濟“邊緣地帶”邁向國家戰略“改革前沿”。

■從荒地到園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建設漸入佳境

就在中亨鞋業約2公裡之外,廣安天宇方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宇方木業)的生產車間“火力全開”,預計2024年年產值將突破1億元。

“在廣安前鋒區,智能家居企業已聚集了30多家,智能家居產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天宇方木業董事長余良波感嘆,誰能想到,5年前這裡還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

所有的改變,要從2019年的一場大遷移說起。

“2019年以前,我們廠在重慶沙坪壩西永片區,隨著重慶城市發展和產業規劃的轉型升級,西永片區家居企業迎來‘大洗牌’。”余良波回憶說。

而在此之前,家居產業大多處於“野蠻生長”的態勢,環境問題難以根治,木屑、粉塵等易燃易爆安全隱患突出,產業發展亟須規范和升級。

進園區,是當年重慶整頓家居產業的一記重拳。

重慶家居企業紛紛開啟“升級”模式,環境問題的解決、安全隱患的減少、企業管理的規范等效果“立竿見影”。

但另一方面,對部分家居企業而言,卻意味著“生存”門檻大幅提高。

“那時,西永片區大大小小的家居企業有幾百家,哪有那麼多園區可以容納。”余良波分析,進園區需要租地、新建廠房、購買新設備等,對部分企業來說壓力不小。

家居產業從重慶中心城區往外轉移,成為一種必然。

這一次,廣安敏銳把握住了承接重慶產業轉移的機會。

“自2018年,我們就在重慶設立招商分局,不僅在用地上充分保障,用水、用電、用工的生產成本更比重慶低三分之一左右。”前鋒智能家居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僅當年,前鋒區就成功吸引十幾家企業。

此后,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東風,園區自2019年建設以來不斷擴容,目前已達3000多畝,年產值達到6億元以上,其中90%以上企業來自重慶。

前鋒智能家居產業園的拔地而起,就如在雙城經濟圈這片湖水投下了一枚石子,透過泛開的層層漣漪,廣安以產業為紐帶,著力建設重慶都市圈產業協作配套基地的發展路徑具象而清晰。

比如,合(川)武(勝)正圍繞汽摩制造等兩地主導產業共建產業園,已入駐企業75戶,超半數來自重慶,七成以上為重慶配套,2023年實現產值69.6億元。

合川—廣安生物醫藥產業園入駐成渝醫藥企業64戶,2023年生物醫藥產業全口徑產值175.6億元,建成四川省唯一合規的原料藥生產基地。

此外,廣安還與合川、長壽等毗鄰地區協同打造成渝大都市優質糧油保障基地和綠色農副產品保供基地。

同時,廣安搶抓“雙圈”機遇,加速擦亮“小平故裡行·華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與重慶協同推出“小平故裡——紅岩魂紅色旅游”等10余條精品線路。

“目前,廣安市50%工業配套重慶、60%游客來自重慶、70%以上農副產品銷往重慶,接受重慶作為超大城市和經濟中心的輻射態勢越發明顯。”彭雲表示,以產業為載體,當前廣安正全力推動“同城融圈”的首位戰略,跑出廣安發展加速度。

■從藩籬到“試驗田”,高竹新區探出改革新路

對廣安而言,想要加速推進“同城融圈”,加快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區、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把區域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仍有不少“硬骨頭”要啃。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區”與“經濟區”的藩籬。

彭雲表示,改革創新是廣安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川渝高竹新區就是一塊天然的“試驗田”。

川渝高竹新區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和重慶市渝北區交界處,前身是鄰水發揮毗鄰重慶優勢打造的“高灘工業園”。不過,工業園的招商引資卻舉步維艱。

原來,長期以來,大到投資興業、拆遷安置,小到水電供給、個人醫保,兩地政策都不盡相同,行政藩籬讓不少企業難以抉擇。

“盡管高灘工業園要素成本比重慶低,但享受不到重慶的優惠政策。”重慶璽景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成虎曾一度為此猶豫不決。

2020年底,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正式設立。2021年,楊成虎終於下定決心將公司落戶高竹新區,並投資3億元建設智能幕牆產業園。原來,當年,川渝兩省市出台《關於支持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園區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四川和重慶哪邊政策好,企業就可以選用哪邊。”楊成虎解釋道。

不僅如此,川渝高竹新區還積極探索跨省域稅費征管“一體化”改革創新,實體化運行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逐步統一川渝兩地118項稅費征管差異事項,辦稅時間縮短約60%。各種探索跨省域一體化運行的利企便民服務機構也紛紛“上線”:首家跨省域辦電實體化機構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首個跨省域聯合運行的醫保經辦服務平台川渝高竹新區醫保服務站先后投用,“川渝高竹新區綜合政務服務中心等機構也正式運行。”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當地還將深化項目審批等領域改革,重點推進醫保等民生領域改革,讓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企業和群眾。

目前,川渝高竹新區累計入駐企業201戶,投產企業89戶。其中,汽車零部件企業佔80%,絕大部分產品為重慶汽車產業配套,初步形成汽車制造配套產業集群。

“以高竹新區為‘樣板’,廣安正在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上努力形成更多示范。”彭雲表示。

■從焦土到茶園,明月山綠色發展搭上歷史快車

仲夏6月,陽光驕人,明月山西麓,鄰水縣豐禾鎮2300畝白茶一片蔥綠。

“2011年,這裡曾被山火焚為一片焦土,2016年我們來這裡時,幾乎還是一片荒山。”作為浙江安吉白茶龍頭企業負責人,葉春偉初到明月山就被眼前景象所震撼。

然而,這片荒山,在葉春偉眼裡,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寶地”。

除了土地租金、人工成本比浙江低50%左右,更讓人驚喜的是,明月山的白茶採摘時間比原產地早10天左右,茶葉白化度也更高,高含量的氨基酸讓鄰水白茶的口感更佳,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

“如今,我們每年可生產4萬斤白茶,價值3000萬元。”葉春偉透露,2024年,鄰水將新開墾調型山地5200余畝,進一步擴大白茶種植規模,還將與重慶毗鄰區縣合作共建1.2萬畝白茶產業融合示范園區。

白茶基地的擴容提質,正是明月山不斷煥發新生的一個縮影。

明月山全長232公裡,一側是重慶梁平區、墊江縣、長壽區,另一側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及達州市達川區、大竹縣、開江縣。千百年來,七區縣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卻因明月山阻隔而缺乏交流。

2020年4月,七區縣開啟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的序幕。比如,細化分解形成272項重點任務,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地﹔省道202鄰水境內大竹界至興仁場鎮段公路工程開工建設,明月山西麓旅游環線等建成通車,交通骨架基本形成﹔成立明月山文化旅游聯盟,聯合推出5條精品旅游線路……

彭雲表示,當前,廣安正以生態為本底、以產業為紐帶、以重大項目為載體,積極聯動川渝七區縣縱深推進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著力構建重慶都市圈北部生態綠廊道,為雙城經濟圈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唐琴)

川渝高竹新區駿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趕制訂單。(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川渝高竹新區駿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趕制訂單。(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手記>>>

從渝廣“一往情深”

看“同城融圈” 不竭之力

唐琴

仲夏6月,行走廣安,對重慶廣安這“一往情深”的緣分,有了更真實的體驗。

廣安位於四川省東部,是四川省距離重慶中心城區最近的地級市,有4個縣(市)22個鄉鎮與重慶接壤,接壤邊界線達503.8公裡。

地緣相近的先天優勢,帶動兩地人文相親。

在廣安的大街小巷,“渝”字牌汽車隨處可見。“夏日避暑、冬日賞雪,每到周末和節假日,重慶人已經成為廣安各大景區的主力軍。”在華蓥山投資民宿的老板周緒感嘆。

而在廣安市民中,到重慶買房置業、去商圈購物也成為一種潮流。“不夸張地說,可能廣安50%的小娃兒都到重慶醫科大附屬兒童醫院報過到。”有市民跟記者笑稱。

雙向奔赴背后,是廣安和重慶時空距離進一步的“親密無間”。

近年來,廣安攜手重慶掀起“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會戰,完成綜合交通投資150億元,推動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建成通車,提速建設廣武、廣鄰快速通道,加快推進繞城高速西環線、合川至廣安至長壽高速、渝廣同城化快速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

除了時空距離的極度壓縮,廣安與重慶的“心理距離”也正在加速消解。

當前,廣安與兩省市教育部門共建四川唯一的跨省域教育協同發展試驗區,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建立跨區域醫聯體,推進渝廣兩地招聘求職“一點通”、養老待遇資格“就地認”、社保卡應用“一卡通”等合作,40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事項實現通辦。

而這份來自民間最朴素而真摯的熱情,這些與市民幸福息息相關的“細枝末節”,恰是廣安“同城融圈”步伐中最沉穩而強大的力量。年輕的廣安,正懷揣美好憧憬,積蓄不竭之力,闊步走在大道上。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中國電信AI+賦能 助力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揭牌儀式現場。朱雲卿攝 人民網重慶6月18日電 (記者劉政寧)6月18日,中國電信AI+賦能“智融惠暢”研討會暨中電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金公司”)總部入駐活動在位於重慶渝北區的仙桃數據谷舉行。…
重慶:執行案款發放平均用時從18.3天縮短為6.7天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記者劉政寧)17日,記者從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切實加強對執行案款的管理和風險防控,該院創新執行案款規范化管理機制,先后制定實施《關於執行案款管理工作的規定》《向案外人發放執行案款信息公示工作指引(試行)》,並將“執行案款申領和管理”作為“法治·渝訴快執”組成部分,納入數字重慶建設范疇開展預研測試。今年以來,申請執行人獲取案款發放平均用時為6.7天,較機制建成前縮短11.6天。…
少年魚塘游泳溺水身亡誰擔責?法院這樣判
  人民網重慶6月17日電 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小學生暑期魚塘溺水死亡引發的生命權糾紛案件,依法認定魚塘的經營者、管理者未採取在魚塘周圍設置圍欄、警示標語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對魚塘存在的安全隱患未盡到安全提醒義務,存在過錯,應在過錯范圍內對溺水死亡事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023年7月的一天下午,重慶市榮昌區峰高街道金銀村13歲的徐某在居住地院壩外一魚塘中游泳溺水死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