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四好農村路”連通百姓幸福路
新改建農村公路577公裡,外通內連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
美麗農村路“串珠成鏈”,村民的“交通線”逐步變為游客的“風景線”。
“公路+物流”“公路+文旅”“公路+現代都市農業”驅動,帶動年均增收5000萬元……
放眼重慶市沙坪壩區,一條條農村公路縱橫蜿蜒,為千家萬戶鋪就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石”。據了解,沙坪壩區牢記囑托,以“建、管、護、運”為抓手,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十年間,不僅全區變身大道通途,讓百姓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便捷,更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彰顯交通擔當。
如今綠意浸染的沙坪壩區鹽堰路。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供圖
路網延伸
全區變身大道通途
嘉陵江繞城而過,歌樂山、縉雲山縱貫南北,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使得山下的繁華都市和山上的詩意田園緊密融合、交相輝映。這裡是充滿活力的“青春之城”——沙坪壩區。
目前,全區已構建起都市與鄉村間“半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經濟圈”格局,這背后離不開農村公路的暢通。
6月26日,在重慶市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沙坪壩區委副書記、區長肖慶華介紹,沙坪壩區順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有序推動農村路網提檔升級。十年間,加快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新改建農村公路577公裡,新增三級及以上農村公路93公裡,農村等級公路佔比由86%提升至99.5%,鎮街三級公路通達率100%,路網密度達305公裡/百平方公裡,外通內連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
同時,通過實施公路安防工程,完成“危橋”改造14座,三類及以上危橋危隧全面消除,農村公路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實施管養一體工程,全面落實“路長制”,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向專業化、規范化、精細化轉變,852公裡農村公路納入管養范圍,優良中等路達95%以上。
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供圖
如今,農村公路覆蓋范圍、通達深度、管養水平、質量安全顯著提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為歷史,“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化作現實,農村“出行難”得到歷史性解決,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2023年,沙坪壩區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連續多年保持在5A級水平。
路通業興
偏僻山村煥顏重生
路通,百業興。沙坪壩區暢達的農村公路通達森林溪畔,聯通廣袤城鄉,更串聯起機遇與希望。
曾經藏在深山無人知的三河村,搖身一變,成了既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更能記得住鄉愁的詩意田園。據統計,三河村年接待游客量從2018年的5萬人次提升到2023年的超35萬人次,旅游收入近5000萬元。
遠山有窯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昔日的“土窯”成了一個集手工制陶和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公共文化體驗平台,每到周末總是擠滿前來打卡體驗的人群。
華麗蝶變的背后,離不開一條全長9.8公裡的農村公路——鹽堰路。
據了解,鹽堰路位於沙坪壩區豐文街道和青木關鎮之間,是兩地連通的主要道路。沿線串聯了三河村縉泉燒、遠山有窯、渡蘭居、螢火谷、三合美術館等所有文旅項目,成為鄉村旅游的強勁引擎。
“2018年開始,沙坪壩區將農村公路作為推動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突破口,鹽堰路也在這一期間迎來了升級。”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路面寬度擴至8.5米,全線鋪設了瀝青,安裝了安防、排水設施、太陽能路燈,同步修建了公交車站和公路服務站點,還特別在全線打造了公路綠化景觀,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高低搭配、綠美結合”的效果。
沙坪壩區“四好農村路”串起鄉村文旅產業。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供圖
路產融合
“交通線”化作“風景線”
鹽堰路是沙坪壩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縮影。
肖慶華表示,沙坪壩區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全面優化農村路域環境。隨著美麗農村路“串珠成鏈”行動深入實施,沿線栽種各類花果苗木60萬平方米,建成中梁—歌樂20公裡鄉村示范公路,開行2條區域性鄉村旅游觀光公交,村民的“交通線”逐步變為游客的“風景線”。
加之“一化兩改三不見”和“五園共治”專項行動推進,沙坪壩區成功創建市級美麗宜居鄉村18個、市級美麗庭院1100個,建成“四美庭院”85個,三河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截至目前,沙坪壩區已打造出鹽堰路、中井路、鹽堰路、縉雲山環道、青鳳路等10余條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線路,沿線落地“農文旅”項目40余個,鄉村旅游綜合收入超15億元。全區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實現了與國省干線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高效互通,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多措並舉之下,全區多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小村庄,飛出‘山窩窩’,成了‘金鳳凰’。”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稱。
為進一步促進公路與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沙坪壩區還推動“公路+物流”,持續完善區、鎮、村三級物流站場體系,建成中梁燦若湖等便民服務站10個,鄉村資源流通效率明顯提升。推動“公路+現代都市農業”,以研學統領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定制10余條鄉村研學基地直達專線,建成燦若湖耕讀研學基地、三河村文創基地等標志性項目,整體帶動村集體組織年均增收5000萬元。
中梁鎮燦若湖環湖公路。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供圖
數字賦能
推動公路治理現代化
55個公路“黑匣子”、4組彎道預警系統、7個點位的邊坡監測預警系統……正在沙坪壩區擔當著“千裡眼”和“順風耳”的角色。
近年來,為提高農村公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和服務水平,沙坪壩區聚焦“人、車、路”三大要素,積極探索智慧公路建設,高水平推進公路治理數字化,加快打造數字鄉村。
在三河村村委會至觀景平台段,550米長的護欄上裝上了55個公路“黑匣子”。“安裝智慧護欄碰撞監測終端后,車輛一旦發生事故撞擊護欄,傳感器會自動報警,及時將護欄的碰撞情況上傳到后台護欄監控系統,系統將根據撞擊力度分析碰撞等級,並將撞擊地點、初判情況等信息發送到養護人員的手機上。”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養護人員可及時對受損護欄進行處理,保障過往車輛的通行安全。
隨著鄉村旅游逐漸變熱,鹽堰路上各景點自駕車輛急劇增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組織安裝了4組彎道預警系統。當探測到對向來車時,警示燈會不斷閃爍提醒駕駛員,增強急彎會車安全性。
鹽堰路沿山上行是斜坡地貌,遇水膨脹容易軟化,屬易滑地層,穩定性極差。為了進一步提升養護工作的智能化監測水平,沙坪壩區交通運輸委組織安裝了7個點位的邊坡監測預警系統,對擋牆水平和垂直位移進行實時監測反饋數據,為路產融合保駕護航。
沙坪壩區還建立起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數字平台,即“企業、車輛駕駛人主體責任+三方機構服務指導+行業監管服務”的安全運行數字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
肖慶華表示,下一步,沙坪壩區將積極融入交通強市建設,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加快“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更好助推巴渝和美鄉村建設。(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6個科技項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人民網重慶6月25日電 (記者胡虹)24日,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發布消息,重慶市6個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分別為自然科學獎1項、科技進步獎5項﹔牽頭完成2項,參與完成4項,涵蓋了生命健康、土木建筑、先進材料、交通運輸、地下工程等領域。 其中,陸軍軍醫大學吳玉章院士牽頭完成的“免疫細胞新亞群及其調控機制”項目,針對免疫效應核心細胞在新亞群、新途徑、新靶點上有了新發現,開辟了國際研究新領域,相關發明為國際首創,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