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專題關注

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校:“黨建引領 守正創新” 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2024年07月01日15:15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學校堅持推行‘和諧協同’的教育模式,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培養有道德、有才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近日,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校黨委書記朱永倫在署名文章《“黨建引領 守正創新” 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中談到,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在黨建引領下,秉持“守正創新”的原則,為師生的全面成長搭建平台,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書寫中華路小學百年教育的輝煌篇章。

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建引領 守正創新” 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校黨委書記 朱永倫

黨建工作不僅是學校發展的政治保証,更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作為一所百年老校,中華路小學堅持推行“和諧協同”的教育模式,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培養有道德、有才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頂層設計明航向:“三個結合”確立學校高質量發展方向

中華路小學是重慶直轄后的首批示范小學,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三個結合”為原則,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斷探索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需求的黨建新路徑。

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校相結合的制度建設通過制定和完善學校章程,明確黨組織的職責和權限,確立其在學校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健全協調運行機制,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建立多項制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黨建工作規范性和管理團隊作風。

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學校黨委堅持民主集中制。以問題為導向,對學校發展的重點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形成初步解決方案,並通過教師工會、教代會和家長委員會等渠道廣泛征集意見,在充分論証的基礎上,黨委集中決策。

堅持黨建與業務結合的“雙融合雙促進”工作體系。學校以黨建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運行“雙培養”機制。以“中華三師強教行動”課題為抓手,建立教師研修“工作坊”,制定評價體系,激勵教師發展﹔通過“黨員亮身份、支部亮旗幟”活動,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組織建設有保障:落實黨組織引領下的校長負責制

作為重慶市首批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點學校,學校黨委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人”初心使命,秉持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精神,通過黨建引領組織建設,助力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明確與完成治理體系的轉型。學校逐步完善了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組織書記和校長的職責范圍得到了清晰界定,有效避免了職責交叉和沖突。這不僅標志著學校治理體系的重大轉型,而且為校長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機制。

創新與加強黨建工作機制。中華路小學不斷建立健全“政工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黨建工作機制,創新黨建育人的形式和方法,通過實踐創建具有“和諧協同”特質的黨組織形態。

創新與改革基層組織建設。學校突破傳統束縛,採用創新思維,避免結構的冗余或單一化,依循“融合創新、分類設置、注重實效”的原則,改革並確立了黨組織建在年級、學科、教研機制,實現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三全育人”成矩陣:黨建推動教育教學變革

中華路小學堅持“三全育人”原則,積極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貫通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校家社共育體系、環境育人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落實關鍵課程,強化育人價值。學校升級課程設置,更新課程內容以適應新時代教育需求,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學校十分重視“行走的思政課”這一關鍵課程,採用“15361”模式,即一個主題、五個原則、三條策略、六種方法和關注一個成果,拓寬思政課程內容。學校與周邊場館合作,重塑思政課活動場域,形成多方參與的教育模式,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激發愛國情感。通過“脈動母城”“重走長征路”等系列思政課程,深入母城文化,體驗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

實現協同共育,重塑教育生態。學校成立校家社“星聯盟”,下設理事會、秘書處及三大執行中心,確保育人機制的有效性。通過開放校內空間、延展家庭空間和擴充校外基地,構建開放互動的學習環境。整合家長資源,開展家長課堂,啟動共育講壇,自主研發親子課程。與區域內場館合作,完善社會拓展課程。學校提煉共育規律,形成工作范式,成為全國首批“家-校-館”聯盟單位。

領悟雙減政策,推動教育創新。學校遵守雙減政策,創新教學方法,如翻轉課堂、項目式學習。實施“一二一四”作業管理機制,採用“四維”管理模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維。重視學生身體健康和運動技能提升,保証學生鍛煉時間,增強體育鍛煉的有效性。集團校通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聯動研究,促進雙減政策的落地。

建設書香校園,營造閱讀氛圍。學校通過閱讀空間打造和閱讀課程設置,形成了濃濃的書香校園氛圍。圖書館“未空間”、樓道“流動書吧”和班級“讀書角”成為孩子們的心靈港灣。學校打造“星閱讀”品牌,設計“星閱讀親子閱讀任務卡牌”,實施“21天閱讀型客廳改造計劃”,幫助家長理解兒童,支持孩子成長。同時,學校還與市少兒圖書館、區圖書館合作,共享資源和課程,舉辦“閱讀時光”立體讀城活動,探尋重慶的歷史記憶。

智慧校園新升級:黨建引領未來學校創變

智慧校園建設是新時代推動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關鍵舉措,通過黨建引領,智慧校園的升級不僅僅局限於技術層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文化建設上實現根本的革新。

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教育理念。學校推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個性化學習路徑和需求。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精准化的學習體驗。

搭建三位一體的校園智慧教育平台。學校創建了集成智能管理系統、在線學習資源庫和互動教學工具的三位一體智慧教育平台。該平台集中管理教學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使教師能便捷獲取教學資源,學生也能根據個人進度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智能管理系統的引入,提升了學校管理效率,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

打造面向未來的跨學科學習空間。學校建立“星創空間”,通過融合共建,鼓勵教師跨學科合作,開發課程,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培養跨學科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黨建工作不僅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更是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力量。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在黨建引領下,秉持“守正創新”的原則,為師生的全面成長搭建平台,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書寫中華路小學百年教育的輝煌篇章。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