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專題關注

重慶科學城白市驛二小:擦亮“行亮”黨建品牌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4年07月01日17:09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以“行亮5個1”為抓手開展黨員創先爭優活動,推進“四個+”專項計劃……近日,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二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潘德梁在署名文章《擦亮“行亮”黨建品牌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談到,學校提出“讓每個學生亮起來”辦學理念,以“我行我亮”為校訓,在成功申報重慶市教委黨建專項重點課題基礎上,推進“行亮”黨建品牌建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強保証。

以下為文章全文:

擦亮“行亮”黨建品牌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二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潘德梁

小學是孩子塑造品格、追逐夢想的搖籃,是引導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起點。

作為一所創建於1940年的歷史名校,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二小學始終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鮮明提出“讓每個學生亮起來”辦學理念,以“我行我亮”為校訓,在成功申報重慶市教委黨建專項重點課題基礎上,推進“行亮”黨建品牌建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強保証。

強化黨風廉政優生態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加強黨的建設強引領,全面實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設置了“一支(黨支部)一室(校長室)五部(黨政服務部、教師發展部、學生成長部、幼兒教育部、后勤保障部)兩通道(年級組和學科組)”組織架構,凸現一崗雙責、項目式、民主性、創新力等優勢。實現黨組織建設與行政部門職能設置同頻優化,再構學校治理體系,構建“議事決策、常態溝通、監督保障”工作機制,實現重要事項集體決策,頂層設計溝通在前,推進落實監督同行。

完善制度體系促規范,建立健全工作會議、集體決策、分工負責、監督考核等系列規章制度,以黨支部議事決策規則和支部的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學校黨的建設質量。基層黨組織設置和黨員組織關系轉接規范,黨員教育管理嚴明。打造明德之家,推進支部政治建設規范化、思想教育和黨員管理規范化、組織設置和班子建設規范化、組織生活規范化、基礎保障和考核評價規范化。

強化黨風廉政優生態,緊扣“清廉學校”建設,積極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把檢視問題貫穿始終。其中,加強項目建設、食堂管理、職稱評聘、學生資助等重點領域、重大事項制度建設,全面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健全完善學校政治生態分析制度。認真開展“以案四說”警示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廣泛宣傳廉政文化,不斷提升教職員工群體的理論修養,營造清正廉潔、風清氣正氛圍,護航干事創業。

實施“行亮5個1”行動

擦亮黨建品牌辨識度、美譽度

圍繞“行亮”黨建品牌創建,全面擦亮學校黨建品牌的辨識度、美譽度。

黨支部結合學校發展、黨員分崗管理實際,以“行亮5個1”為抓手開展黨員創先爭優活動——結對1名特需關愛學生進行幫扶、固定指導1名青年教師或干部、有1個固定的聯系幫助對象在政治思想上進行幫助、做1次公益服務、完成1次黨員微宣講、上好1次展示課等10個項目中自主完成5項。2023年,圍繞“質量強校”,干部教師開展智慧講壇80余場次,黨員示范課堂30余節次。以黨員為核心優化志願服務隊伍,實現老黨員幫扶新黨員、黨員幫扶群眾、教師黨員幫扶少先隊員、教師黨員幫扶特需關愛兒童的生態。落實“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組織黨員及教師加入“甜甜屋”,對學生進行心理關愛。

推進“四個+”專項計劃。自學+討論,依托“三會—課”、主題黨日等,個人自學貫穿全程,依托分組學習討論、專題學習集中研討,交流收獲深化理解。黨課+輪訓,支部書記主動講好黨課,結合教育強國戰略講學校願景與需求,結合典型案例講黨員的擔當與作為。考察+宣講,深耕“國防教育”特色,實踐“行走的思政課堂”,前往重慶市國防教育基地考察,並編寫成《國防教育基地圖譜》﹔開展“智慧講壇”,結合主題教育和崗位實踐,黨員帶頭分享教育經驗。線下+線上,為黨員發送學習書籍,黨員主動持續通過學習強國、共產黨員網等載體,了解新聞時事,關心國家大事。

嚴把黨員質量關,把政治表現放在首位,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教育培養、實施規范流程,把好發展黨員“入口關”,確保發展黨員工作的質量。嚴把黨員“教育關”,堅持把黨史黨章黨紀等作為黨支部活動的重點內容和必學內容,積極開展系列學習。嚴把黨員“管理關”,堅持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一體建設,嚴格執行主題黨日等制度,組織開展“黨員大講堂”活動,營造實績比拼、爭先創優的干事創業濃厚氛圍。

黨建、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建設素質優良的黨員教師隊伍

“黨建+隊伍”全方位整合。落實“雙帶頭”,把黨支部書記培養成新時代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頭雁力量。落實“雙培養”,堅持把教學教研骨干教師培養成為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為教學教研骨干,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的黨員教師隊伍,近兩年有4名教師晉升為市區級學科名師,學校新增18名區級骨干、新秀骨干教師。落實“雙強化”,通過主題教育、黨員微黨課等方式,帶動全體黨員及教師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修養和思想認識:成功申報重慶市教委黨建重點課題《中小學黨建品牌培育與創建研究》和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辦重點課題《大思政視域下的小學國防教育體系化建設實踐研究》﹔副書記張真臻“真臻班主任工作室”獲評“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典型案例”,並成為高新區首批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黨建+德育”全場域融合。以每年學校組織1次紅色教育主題研學、家長落實N次自選主題研學的“6+N”研學方式,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國情懷。打造“三維十二策”校家社育人模式,研發“家教共識、教子有方、差異關照、閑暇陪伴”四類課程,讓家校共育有章可依,破解家長教育困惑﹔打通“教師深度全員家訪、學校開好主題家長會、家長參與學校治理、家校暢通溝通渠道”四大路徑多個平台,讓家校教育融合能更有效地開展﹔建設“教職工團隊、三級家委會、社區聯動者、排憂解難組”四支隊伍,以黨員為行動引領,充分發揮四支隊伍能動性。

“黨建+教學”全過程聚合。結合校情,適切學生素養發展所需,學校確定育人目標“培養有報國志,有行動力,有創造力的中華好少年”,構建“生亮課程體系”,推進課堂改革。迭代修訂《“生亮課堂”評價標准》,將“課前、課中、課后”三段貫通,將重慶高新區新智慧教育“五學課堂”評價標准校本轉化,教法學法表述簡明清晰,鼓勵以“作業/作品/板演”等方式物化和反饋學習成果,關注人人,教學目標“當堂、當天”過關。

黨建創新成果凸顯

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全面提升

學校黨支部持之以恆抓黨建、強基礎、促發展,黨建引領更加有力,品牌特色更加彰顯,基層基礎更加穩固,黨建創新成果更加凸顯,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整體效能不斷提升。

學校上報的“關於科學推進我市中小學國防教育的對策建議”資政報告榮獲重慶市一等獎。學校獲評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學校、重慶市擁軍優屬模范單位、重慶市“紅領巾獎章”集體四星章、重慶市文明校園、重慶市德育創新研究基地、重慶市優秀少先隊集體、重慶市首批“無廢學校”等多項榮譽,被重慶市委宣傳部等部門授予“紅色故事宣講示范崗”稱號。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獲評高新區教育衛生系統首屆黨建特色品牌,2020年來兩次作為基層黨組織代表接受重慶市委組織部的全面督查調研。

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行亮”黨建特色品牌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重要功能,使支部強起來、黨員立起來、紀律挺起來、人心暖起來,將黨建工作做實、做強、做亮,為重慶高新區建設“西部基礎教育特區”努力拼搏。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