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一中學校:構建“3355黨建+”體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精心構建“1+6精毅課程體系”,嚴格執行“白一中教學三環”,構建“四線三級”德育工作體系,弘揚“精毅”學校文化……近日,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一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李洪波在署名文章《構建“3355黨建+”體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中談到,通過精心構建的“三強”“三優”“五化”“五新”的黨建體系,全面推進學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新標杆。
以下為文章全文:
構建“3355黨建+”體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一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李洪波
近年來,我校深入貫徹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黨建理念。通過精心構建的“3355黨建+”體系,全面推進學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新標杆。
深學細悟 “三強”夯實組織基礎
在新發展階段,黨建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了堅實的“方向感”。我校黨支部通過強化核心、強化制度、強化品牌,為學校的向上向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員大會。科學城白市驛一中供圖
強核心引領力,堅持黨的領導促規范建設。五年來,黨組織成員數量穩步增長,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進一步鞏固。我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辦學治校育人全過程,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通過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加強黨員的日常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我們以黨建帶群團建設,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充分發揮工會的職能作用,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教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強制度帶動力,貫徹政治理論促廉政建設。我們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齊抓共管。通過召開專題研究會、全校教職工黨風廉政和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會,規范“三重一大”決策程序,落實厲行勤儉節約制度、黨務校務公開制度,建立教職工黨風廉政和師德師風個人檔案。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學校的制度執行力,促進了廉政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
強品牌影響力,直面問題挑戰促隊伍建設。我們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打造黨建品牌“精毅榜樣 薪火傳揚”,著力解決學校師資年齡結構等問題。我們樹立“精毅”榜樣,開展精毅導師和薪火之星結隊工作,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此外,我們還搭建青年教師—骨干教師—校內名師三級“精毅導師團”,設置“薪火之星榜”彰顯我校“傳幫帶”的良好風貌。同時,我們啟動“精毅”宣講活動,通過“榜樣故事”“紅色經典閱讀”“微黨課”等特色宣講活動,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
守正創新 “三優”提升育人質量
課程教學是育人的核心載體,我校黨支部積極引領課程教學改革,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創新教育教學范式,優化考核評價機制,以“三優”策略驅動育人質量的全面提升。
科創教育。科學城白市驛一中供圖
優化課程設置,彰顯特色發展。依托“精毅”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我校深入挖掘教師潛力,精心構建“1+6精毅課程體系”。其中,“1”代表國家課程,確保基礎教育的全面覆蓋﹔“6”則包括雛鷹國防課程、七彩體育課程、靈潤美育課程、賦能勞育課程、3C科創課程、陽光心育課程,作為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拓展與補充,實現高質量全面育人。
優化教學方法,智慧引領未來。在“新智慧教育”的背景下,我校踐行“五學課堂”理念,落實五度評教、五據評學,嚴格執行“白一中教學三環”。課前強調精准備研,課中注重互動促學與技術輔助,課后實施“1355”作業減負策略,以優化作業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優化評價體系,激發成長動力。我校採取“保障+激勵”的評價機制,通過超額績效考核方案,加大教學質量實績考核比重,突出過程性質量和增值性考核,營造全力以赴抓質量的鮮明導向。同時,通過“優配+調撥”策略,調整干部結構,推行競聘與考核制度,搭建干部晉升通道,激發師生共同成長的動力。
融匯貫通 “五化”增強全面發展
發揮思政課的育人價值,落實五育並舉的實施,推進五育程同向同行,在高新區“青春思政”背景下,學校堅持五育融合,形成“五育五化”融合發展體系。
德育生活化,立德樹人潤無聲。通過構建“四線三級”德育工作體系,將德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之中。以支部書記為總負責人,黨政工團協同治理,職能處室為主導,班主任為骨干,形成四條德育線。同時,我們強調家庭、學校、社會三級共同參與的育人工作體系,確保德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德育的浸潤,形成積極向上的品德修養。
智育創新化,數字轉型啟智慧。我校注重創新化培養,特別是在數字轉型的背景下,推動智育創新。我們打造3C科創(科學)教育,融合科學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創新性人才。通過構建五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包括學科知識、課程開發、科創(科學)社團、科技資源、競賽活動,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挑戰意識和團隊精神。具體來說,我們運用數字技術和創新教學方法,如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育多元化,藝術涵養潤心靈。我校實施多元化戰略,注重藝術涵養對學生心靈的滋養。我們創建“靈潤美育工作坊”,構建“三美”課堂矩陣,包括“教學一課堂”、“創意二課堂”和“社會大課堂”。通過優化美育環境、統籌美育師資、培育美育陣地,我們強化美育育人實效,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具體來說,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如藝術展覽、音樂會、戲劇表演等,讓學生在藝術欣賞和創作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提升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
籃球比賽。科學城白市驛一中供圖
體育全員化,科學健身強體魄。我校實施全員化戰略,強調科學健身對學生體質的提升。我們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等活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同時,我們結合學校國防特色教育,打造學校體育特色和創新體育課程形式。具體來說,我們注重體育課程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如引入體育游戲、開展體育競賽等,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勞育實踐化,思政賦能育新人。我校注重實踐化培養,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良好意志品質。我們實施班級清潔衛生包干制等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勞動技能、體驗勞動價值。同時,我們結合思政教育,通過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具體來說,我們開展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提升自我、成長成才。
篤行不輟 “五新”展現黨建成果
新思想引領,譜寫教育發展新篇章。我校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我們堅信,堅持黨建明方向、定制度、帶隊伍、促發展,是辦好學校的根本保証。秉承“辦學有特色、文化有特質、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教育理念,我校正積極繪制一幅高質量發展的教育藍圖,努力譜寫教育發展的新篇章,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
新隊伍崛起,鍛造卓越教育新團隊。通過精心打造,形成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卓越教育團隊。我們採取“內培外引”的策略,助力教師專業成長。通過“研訓+競賽”模式,搭建起從“市級名師”到“骨干教師”再到“青年教師”的三級“精毅導師團”,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同時,我們積極引進外部專家,組建專業團隊,以市區級賽課展示為契機,不斷打磨優質課堂,塑造智慧型名師。本年度,我校共有15名教師參加市、區級優質課競賽和基本功大賽,並全部獲獎,充分展現了我校教師隊伍的實力和風採。
新質量飛躍,驅動卓越發展新引擎。學生學業質量穩步提升,初高中聯動發展成績顯著,均居全區前列。學生榮獲國家級、市區級科創獎項共計100余項,充分展現了我校扎實的教育培養能力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在體育和藝術領域,我校同樣取得了輝煌成就,田徑、藝術類比賽屢獲佳績,彰顯了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體現了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更彰顯了學校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
新文化鑄魂,培育“精毅”教育新風尚。學校深入挖掘地理和歷史中的驛站與抗戰文化元素,精心錘煉出獨具特色的“精毅”學校文化。這一文化不僅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更在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個人品質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注重行為層面的培養,更強調意志層面的錘煉,旨在培養出具有愛國、創新、堅韌、自強等品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推行和實踐“精毅”文化主題,我校正努力鑄就教育的靈魂,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
新形象塑造,構建社會贊譽新高地。我校辦學成果顯著,榮獲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辦學質量一等獎,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作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我校在國防教育領域成績突出﹔同時,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成員單位,我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在基礎教育、體育特色教育等方面,我校屢獲殊榮。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學校將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探索教育新思路,制定教育新舉措,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切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市貢獻科學城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