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附校:黨建引領把方向 識變應變創新局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辦學六十載,學校始終將育人目標與祖國需要和時代發展同頻。”近日,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黨委書記張季菁在署名文章《黨建引領把方向 識變應變創新局》中談到,紅色是川外附校的底色,學校創新構建“鑄魂”“逐光”“筑夢”黨建工程,以高質量黨建把穩高質量發展“方向盤”。
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建引領把方向 識變應變創新局
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黨委書記 張季菁
辦學六十載,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川外附校”)從創校之初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高級外語外事人才,到響應共建“一帶一路”,為培養適應新時代新質生產力變革的卓越人才奠基,始終將育人目標與祖國需要和時代發展同頻。學校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把方向,通過“鑄魂”“逐光”“筑夢”黨建工程,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鑄品格之魂、逐有為之光、筑同心之夢,開創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鑄魂”工程擦亮育人底色
構建“大思政”格局
作為全國首批創辦的七所外國語學校之一,川外附校行政地址命名為“紅育坡1號”,紅色是川外附校的底色。學校聚合“小初高大”貫通式一體化人才培養體制優勢,培塑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深度協同、課程育人與活動育人雙輪驅動的鑄魂育人“大思政”格局。
優化思政課程核心素養內容闡發。課程建設方面,學校整合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拓展《紅色三岩》《重慶城市精神》《中學生法治案例教育》《紅色的城》《紅色故事繪本》等20余冊課外讀本,構建起以思政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的課程建設體系。課堂教學方面,以市級思政課程創新基地建設為抓手,探索從理論構架、任務設計、組織實施、評價優化等維度切入的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等三類課程模型,鼓勵思政教師鑽研“有信仰擔當的使命課,有專業規范的常態課,有研究價值的公開課,有教師主體性的代表課”。
強化課程思政思想性內容供給。課程思政的使命是寓思想性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實現價值塑造的隱性教育目標。學校挖掘涵蓋教育部《課程指南》明確的政治、歷史、語文三科革命傳統教育主要課程,輻射數物化生地等課程知識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如科學倫理與科學精神、文化自信與國家意識、辯証思維與批判性思維力、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等。學校以2022年市級教師發展示范校整校培訓項目為牽引,提升教師跨學科知識融合運用的教學意識和能力,鼓勵各學科名師打造“育智育志”系列融合示范課,注重學科思想性詮釋方式的藝術化與多樣化,啟發學生將主流價值觀轉化為內在價值追求和外化行動自覺。
“雙優”數學名師為學生上思政課。川外附校供圖
構建“大思政”共同體多元協同。統籌推進四川外國語大學、川外附校集團校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將高校優質思政教研資源下沉,遵循前后呼應、循序漸進原則,助推川外附校小初高集團校實現“課程建設一體規劃、理論研究一體銜接、教師教研一體共思、智慧資源一體共享”。共同體深入思政課“一體兩翼三化”教改探索,申報市級思政教科項目2項,以學促教,以教啟研,以研強教。統籌推進與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共建活動課程,打造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博物館裡的思政專題課”,把學科教學中的“革命文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等專題部分教學空間放置在紀念館這個特殊的記錄裝置裡,強化學習體驗,實現學生價值觀認同與升華,在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統籌推進“隊伍思政”合拍共鳴,按照“人人育人、時時育人、事事育人、處處育人”工作格局,抓好專業教師隊伍、班主任及德育隊伍、管理服務隊伍等三支隊伍建設,將思政教育融入學校教學、管理、服務工作中,落實在立德樹人的實效上。
“逐光”工程繪就成長亮色
擘畫“面向人人”的育人圖景
創新並不只是特殊個體能夠抵達的彼岸,從創意到創造,隻要引導培養策略得當,每個學生的天賦潛能、興趣特質都會在各自領域被不同程度地激活,並不斷提升思維高度。拔尖則是創新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的結果呈現,是出眾的創新思維與意志品質的雙重體現。作為教育部認定的具有高校保送生推薦資格學校,川外附校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新質生產力變革的拔尖創新人才奠基培養機制,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激勵學子立強國之志,逐有為之光。
深化“雙減”建高效課堂。“雙減”政策的本質是減少機械的“量”的重復,提高教育教學“質”的水平。在“6+1高效課堂”上,學校教師以“教學評五案”(課案、教案、學案、習案、考案)優化集體備課,以進階式目標、結構化學程、挑戰性活動、驅動性問題、生成性成果、持續性評價等“六個觀察點”優化教學實施,強化師生雙主體建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呵護學生思辨的能動性和獨立性。
創新“書院制”教管模式探個性化培養。學校在傳統課程、學段、學制基礎上,探索葆有外語特色的“書院制”培養模式。其中,“同文書院”定位復語型人才培養,採用“英語+非通語課程”雙外語教學模式﹔“創新書院”側重涵育科學素養,採用“外語+強基課程”教學模式﹔“博雅書院”立足復合型人才培養,採用“外語+文理課程”教學模式﹔“國際書院”著眼於國際型人才培養,採用“外語+國際課程”教學模式。“書院制”實施導師制管理、模塊化課程選修和進階式訓練,既堅守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底線,也體現了對學生個性化差異和認知發展規律的尊重。
融合多元平台育核心素養。涵育學生科學素養,學校同市內外高校國家級特色學科應用研究中心教研團隊、企業研發機構聯合開展貫通式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為部分“有志(向)有(潛)質”的學生對接科研平台和資源,暢通接續培養通道。涵育學生身心素養,學校堅持體教融合,增設射箭、武術、高爾夫、馬術等特色體育課,堅持陽光大課間跑操和夜跑打卡,保証“每天一小時”鍛煉。涵育學生綜合人文素養,學校成立12個學生社團,外語、書香、體藝、科技四大文化節貫穿全年,並已連續舉辦17屆。
特色體育課——射箭。川外附校供圖
“筑夢”工程彰顯教育本色
完善集團化辦學治理體系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更多學子構筑“享有公平優質教育”的夢想,共繪高質量發展同心圓,是教育者始終應當秉持的教育初心,也是無愧於名校之“名”的本色擔當。經過40余年合作辦學實踐,川外附校已形成“總校+分校”緊密內生型一體化辦學、“總校+新建校”跨區內生型辦學、“總校+聯盟校”區屬加入型辦學、“總校+合作校”跨區加入型辦學等四種集團化模式。
發揮優質教育引領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以“特色共同體”的形式,支持成都外國語學校、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萬州外國語學校等12所外國語學校的創辦﹔以“教研共同體”的形式,先后指導武隆桐梓中學、白馬中學、長壩中學等17所中學的教育教學﹔以“雲校聯盟體”的形式,先后指導巫山、綦江、遵義等地6所學校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外語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的優秀樣本。
提升集團總校“定向賦能”發展力。新的歷史時期,川外附校教育集團站在推進學校內部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高度,先后與九龍坡區、重慶高新區、兩江新區、武隆區等合作,組建以川外附校為核心校,以川外科學城中學、川外兩江中學、九龍實驗外語校、川外武隆實驗中學、川外附小、川外九龍附小為成員校的教育集團。並按照“一校一策、定向賦能、多維融合”的原則,提煉集團成員校辦學特色,提升品牌辨識度。學校成立集團教研中心,派駐管理骨干和教學名師,制定聯合教研計劃,共建共享優質教研教改成果,互學互促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川外附校教育集團工作研討。川外附校供圖
推動數字技術再塑集團化辦學形態。數字化建設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變量。川外附校已初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雲課”資源體系,同時在加快AI助學系統建設步伐,通過智能技術為教師教研教評和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提供支持。未來,數字技術應為集團化辦學賦能,促進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以及治理體系的迭代,推動“小初高”貫通式人才培養數字資源融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