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魯能巴蜀中學:黨建引領繪藍圖 凝心聚力促發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特別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如何以黨建統領,為學校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強大的精神力量?近日,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黨委書記張勇在署名文章《黨建引領繪藍圖 凝心聚力促發展》中談到,學校全力創建“致遠”黨建品牌,通過樹好黨建領航“主心骨”,育強改革發展“主力軍”,筑牢教育教學“主陣地”,唱響“大思政課”主旋律等有力舉措,推動黨建工作全面過硬、學校發展全面提升。
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建引領繪藍圖 凝心聚力促發展
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黨委書記 張勇
在江北區教委的領導下,魯能巴蜀中學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提高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為本,向下生根,向上生長,追求卓越”的理念,制定了《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2021-2031高質量發展十年規劃》。
從2021年至2031年,學校確立“兩年奠基、三年發展、五年登峰”的“235”戰略步驟,凝聚了發展合力,通過多維度、全方位的有力舉措,實現了黨建工作全面過硬、學校發展全面提升,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為推動地區乃至全國的基礎教育進步貢獻了魯巴力量。
樹好黨建領航“主心骨”
舉旗定向環聚“向心力”
加強政治建設,把牢發展方向。魯能巴蜀中學通過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等載體,踐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建立了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完善了議事決策制度,優化了班子結構。強化履職盡責,認真落實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責任,督促班子成員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形成“書記親自抓、委員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強化組織建設,深化品牌創建。學校夯實黨建工作基礎,選優配強了黨支部班子,加強對黨支部的精細化指導,完善了黨建考核體系,將黨支部“三會一課”開展情況、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等納入量化考核指標,以激勵黨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確保黨員教育管理有效推進,提升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水平。著力黨建品牌建設,積極探討學校特色黨建工作的有效推進、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破解黨建工作現實難題和實踐路徑,全力創建“致遠”黨建品牌。
踐行黨建帶群團,推進黨群一體化發展。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成立學校工會、教代會。工會堅持“以校為本 服務愛校”的工作理念,開創“小小魯巴人”項目,全方位為教職工服務。學校書記、副書記帶領黨委委員向團員和少先隊員講授主題團課、隊課,推進共青團員完成“黨團隊”人生政治三部曲。黨委領導校團委、少先隊大隊,聯合江北嘴實驗小學開展打卡江北紅色研學地圖,爭“能能”特色獎章活動,激勵青年學習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爭“能能”特色獎章活動。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供圖
育強改革發展“主力軍”
示范引領凝聚“戰斗力”
堅持名師工程輻射引領。學校積極推行名師工作室制度,打造校、區、市、國家四級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推動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升。學校當前有1個國家級名師工作室、2個市級班主任工作室、12個校級名師工作室。同時,啟動教師專業成長的“青藍計劃”“卓越計劃”“領航計劃”,分層推進教師專業成長,引領教師從成功到成名再到成家。近兩年,學校特級教師增加1人、正高級教師增加1人、高級教師增加30人、一級教師增加43人、區級骨干增加74人。
堅持清廉建校涵養師德。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學校轉制為契機,加強對全體干部黨員、教師廉政教育,向教師下發廉潔倡議書,確保學校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以黨支部為基礎推動清廉建設向學科組、教研組、班級組等延伸,將推進清廉學校建設與教育教學、現代學校治理、加強學校黨建、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緊密結合,一體化推進清廉學校建設。
筑牢教育教學“主陣地”
精耕細作集聚“執行力”
課堂教學改革高位推進。學校積極學習和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知識,探索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學模式。2020年開始實施小班化教學、走班制等改革措施,2022年學校正式發布《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稿)》,推進“雙新”背景下“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各學科教研室通過課堂教學研修、專家指導研修、同伴互助研修、校際合作研修等方式開展教師研訓活動,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深化改革。
課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在堅持五育並舉、五育融合,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要求之下,學校勇立江北區“五個一點”教育實踐潮頭,提出“播一顆科學的種子,報效祖國﹔精一項運動,健康終生﹔會一門藝術,優雅生活”的育人理念。在此基礎上,開設初高中百余門校本選修課,設計綜合實踐活動,不斷完善“潛能·個性”校本課程體系,拓展“3·15”德育課程體系,搭建班主任成長課程資源庫,增加“大思政課”課程、“能能”學生志願服務課程等一系列學生成長課程,張揚個性,全面育人。
唱響“大思政課”主旋律
紅色引擎匯聚“源動力”
構建全員思政共同體。學校黨委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自覺承擔起主體責任,黨政第一負責人齊上思政課“頭雁領航”,帶動全校教師探索課程思政“雁陣齊飛”。為進一步探索以“學為中心”的中小學思政一體化教學路徑,學校與江北嘴實驗學校等優質均衡共建單位共同探索與發展,實踐案例成功入選重慶市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成果。在全國范圍內探尋優秀專家資源,並邀請他們對思政課建設進行常態參與指導,構建專家導課系統化。同時以備課團隊為核心,共同挖掘教學案例,開發優質課件,堅持集體備課常態化。
該校黨委書記張勇給學生上思政課。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供圖
搭建有效資源共同體。學校不斷整合社會資源、實踐資源以及時政資源,營造良好的協同育人生態。在實踐資源層面,堅持聯動校內外多方力量參與校本課程開發,主動對接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踐教學,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讓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感受思政課堂的魅力。在社會資源層面,圍繞重慶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探索開設“紅色文化”課程,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每年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和新學期的“思政課堂第一課”,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育人要素。在時政資源層面,積極響應時代號召,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政協提案征集活動等,打破校園與社會的壁壘,讓教育在真實的生活中發生,讓思政課“活起來”“動起來”“火起來”。
打造思政金課共同體。在充分挖掘地方和校本資源的基礎上,基於學校“以人為本,向下生根,向上生長,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堅持點面結合,打造具有學段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思政金課。一方面深耕內容、創新形式,研發“育人以法,潤物無聲”系列金課,以“1+1”(即以初、高中雙教師的形式錄制同一內容的金課,並在一學期中開展一次與學期主題配套的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為授課模式,使思政課教學更有親和力和針對性,使不同學段的學生各有所獲。另一方面以賽促研,將課程內容轉化成科研成果,推動思政課程內涵式發展。
未來,魯能巴蜀中學將始終把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作為中心環節,一張藍圖干到底,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凝心聚力,守正創新,培根鑄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圖景,努力在學校高質量發展征程中不斷攻克新的堡壘、贏得新的勝利、鑄就新的輝煌、譜寫新的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