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專題關注

重慶市永川區紅旗小學校:傳好百年“接力棒” 新程繼續“接力跑”

2024年07月08日14:58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在‘旗揚’黨建統領下,抓牢建校100周年契機,以‘黨建+’‘校史+’為切入點,充分發掘其在環境育人、課程育人、榜樣育人等方面的潛在價值,構建起了‘校史+’大思政課程育人體系,引領學生愛校愛家,進而愛黨愛國,扎實培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近日,重慶市永川區紅旗小學黨總支書記鐘淑在署名文章《傳好百年“接力棒” 新程繼續“接力跑”》中談到,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深挖校史文化內涵,打造紅旗小學“雲校史館”,拓展“校史+”活動內容,把“校史”與“五育”更好地深度融合,推動立德樹人工作再上新台階。

以下為文章全文:

傳好百年“接力棒” 新程繼續“接力跑”

——黨建引領下的“百年校史”課程開發與實踐

重慶市永川區紅旗小學黨總支書記 鐘淑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等十部門關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中關於“充分挖掘地方紅色文化、校史資源,將偉大建黨精神、實踐成就等引入課堂”要求,有效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2022年版)》中關於“挖掘和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豐富教育教學活動形式”建議,我校在“旗揚”黨建統領下,抓牢建校100周年契機,以“黨建+”“校史+”為切入點,充分發掘其在環境育人、課程育人、榜樣育人等方面的潛在價值,構建起了“校史+”大思政課程育人體系,引領學生愛校愛家,進而愛黨愛國,扎實培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

課程緣起:讓“百年校史”活起來、動起來、實起來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紅旗小學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蘊藏著獨特的大師風採、校友事跡、人文環境等教育資源。在一系列校史開發的探索中,我們發現原來學校史、講校史的方式較為枯燥,對於小學生缺乏吸引力,更難於理解與感知。怎樣讓“校史”走出資料室、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成為引領學生愛校愛家、愛黨愛國的生動課程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經過反復研討,我們決定充分利用“校史資源”之廣。首先是教學內容的廣,五育融合背景下,學校精心設計課程內容,不斷突破五育邊界,構建主題化、系列化校史課程。其次是時空地域的廣,努力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堅持與學科教學、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實現“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有機結合。

歷屆校友回校為母校發展建言獻策。永川區紅旗小學校供圖

同時堅持以生為本,注重發揮“校史資源”之用。“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校史長河中的榜樣人物及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所發生的重要校史事件是師生校友的集體記憶,能在師生校友的情感溝通、群體認同、社會動員等方面起到團結凝聚的作用,積聚起廣泛的心理共鳴和接續奮進的磅礡力量。

課程路徑:以“三出三進”集資源、建課程、育新人

深挖校史文化,創新思政教育。我們採取“三出三進”策略,打造學生身邊的、特色鮮明的“大思政課”。

堅持“走出記憶,走進館藏”,積極實施校史資源征集工程、校友尋訪工程。百年紅旗小學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佼佼者,他們胸懷祖國、心系人民、拼搏奉獻,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崔向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衛平、全國特級教師湯洪昆等。為記憶、傳承、鐫刻這段歷史,學校實施校史資料征集工程和校友尋訪工程,從一屆屆校友口中了解紅旗故事,從一件件老物件中探尋紅旗精神。

經過對校史資源的整理,百年歷史的五個階段“樹旗”“執旗”“展旗”“揚旗”“耀旗”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接著我們在本部和文昌路校區建成了開放式的百年校史館,讓校史館成為生動的教育平台,情境體驗式學習的空間。

“校史小解說員”向來賓們講解校史文化。永川區紅旗小學校供圖

堅持“走出館藏,走進師生”,大力推進校史文化育人工程、課程建構工程。通過對百年校史資源的挖掘、研究,我們圍繞“明校史、塑品行”的課程總目標,將課程內容分為兩個板塊展開設計。

校史與基礎學科整合。各教研組在深入研究學科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校史課程的內容整合到學科教學中去。音樂教師教唱校歌﹔語文教師帶領學生誦讀理解《紅旗小學賦》﹔班主任利用“開學第一課”陪伴孩子認識校園,走進校史館,探究學校五遷校址、五易校名的過程,感受學校在時代變遷中的發展,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的美好情感。

校史與拓展課程融合。結合社團拓展課程,依托項目式學習、社團活動等形式,開展校史第一課、百年第一課、紅色思政課。校史推廣組的哥哥姐姐用低年級學生聽得懂、能理解的講故事形式,向一年級新生講述“校史第一課”。在建校100周年之際,邀請開國上將朱良才之女朱筱秋、開國少將成少甫將軍之子成健為全校師生上生動、有溫度的“百年第一課”。將校史與學習“四史”課程結合,通過誦讀紅色經典、宣講革命故事等形式開展“紅色思政課”,引導學生銘記歷史,賡續紅色精神血脈。

朱筱秋講訴“百年第一課”。永川區紅旗小學校供圖

堅持“走出師生,走進社會”,不斷延展校史育人邊界,增強愛國、愛家鄉意識。通過紅領巾尋訪活動,引導師生走近紅旗的歷史,走近家鄉的歷史,走進身邊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尋訪校史名人,拓展校史知識。

依托百年校慶,組織開展“百年風華,緣聚紅旗”嘉年華活動,邀請歷屆校友、家長代表到校開展“年代教室”“銘記校史”“時空對話”等活動,鏈接了校友與家鄉與母校的情感,進而更好地返鄉助力家鄉和母校發展。

紅旗小學建校100周年辦學成果展演。永川區紅旗小學校供圖

以互聯網為媒介,以百年校慶系列活動為輻射點,讓更多的師生從飽滿的人物形象、可見的物質遺產、感人的家國情懷中學習校史榜樣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使校史育人邊界進一步延伸,增強師生認知,傳播學校品牌,提升社會影響力。

課程增效:借“三項增強”聚合力、強素養、提質效

“三全”育人合力顯著增強。成立由退休教師、校友代表、在校師生組成的“校史講解員”隊伍,在行走的思政課中經受心靈的洗禮﹔開設“學長課堂”,各行各業的優秀校友回到母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實際行動感化教育更多的學弟學妹。校園裡,教師、安保、食堂員工、清潔阿姨等,他們作為紅旗大家庭的一員,將責任與擔當鐫刻在心頭,體現在育人課堂,滲透在校園每個角落。

“向上”進取風貌大幅增強。實施“校史+”大思政課以來,學校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第二屆‘少年向上 新發展 向未來’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示范學校”。學校副校長何劍以校友故事為原型,演講《忘不了的“國”回不去的家》獲重慶市 “溯百年統戰史,講同心好故事”活動一等獎。在“我與紅旗的故事”創新小作家征文活動中,48人被評為“金筆小作家”,72人被評為“銀筆小作家”,極大增強了師生愛校榮校的情感。

“品牌”育人影響力不斷增強。圍繞百年校慶,學校舉行了“紅旗永立 川流百脈”建校100周年辦學成果展演。開展了“對話課堂 厚植素養”為主題的蘇粵渝高品質項目化學習研討會,“勞動鍛造成長”成渝兩地新時代勞動教育學術研討會等活動,讓百年紅旗走向更大的舞台,育人影響力顯著增強。

學校承辦的高品質學校發展論壇現場。永川區紅旗小學校供圖

學校將“百年校史”與愛校愛家、愛黨愛國教育相結合,以“旗揚”黨建工作為統領,為我們在建設“高品質兒童友好型學校”的道路上樹立了思想風帆。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深挖校史文化內涵,打造紅旗小學“雲校史館”,拓展“校史+”活動內容,把“校史”與“五育”更好地深度融合,推動立德樹人工作再上新台階。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