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校:探索黨建德育融合機制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以黨的建設為統領,筑牢立德樹人基層堡壘、建強立德樹人師資隊伍、開拓立德樹人多元渠道、凝聚立德樹人智慧……”近日,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小學黨總支書記陳小渝在署名文章《探索黨建德育融合機制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談到,近年來,學校先后獲評重慶市黨建“雙創”單位,永川區首批“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試點單位等,學校領導班子連續五年獲評領導班子先進集體。學校將持續以黨建為統領,提升立德樹人水平,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下為文章全文:
探索黨建德育融合機制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校黨總支書記 陳小渝
建設教育強國,作為學校必須以黨建為統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能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建統攬 筑牢立德樹人基層堡壘
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要落實好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黨對學校管理的全面領導,把准辦學方向,為立德樹人筑牢根基。
“黨的光輝潤童心”黨史微宣講活動。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校供圖
一是加強黨對育人的全面領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完善管理新機制,制訂書記、校長育人職責清單,完善黨組織班子成員育人分員,嚴格落實立德樹人、意識形態、黨風廉政、師德師風、安全穩定等“一崗雙責”。明確班主任、科任教師育人工作職責,對課程思政、活動思政提出明確要求,制定德育考核等相關評價制度。
二是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探索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新機制,把支部建在學科組上,以黨建引領教育教學。學校按語文、數學、音體美和其他綜合學科設置了4個黨支部,選用黨建、教育教學“雙骨干”擔任支部書記和委員,學校德育主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擔當第一、四支部書記,學校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擔任第二、三支部書記,實現黨建與德育教學管理深度融合。
三是探索集團化辦學新模式。學校作為教育集團龍頭學校,黨組織對集團化辦學實績和整體發展負統管責任,負責成員學校德才兼備的干部任用推薦,為立德樹人提供管理保障。集團校對立德樹人工作的落實,實施整體統籌推進,探索集團化“立德樹人”新路徑。
黨建統領 建強立德樹人師資隊伍
落實立德樹人,關鍵是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隊伍,提升教師育人能力。
黨史宣講活動。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校供圖
一是實施學校“系統培養”工程。堅持“雙培養”機制,開設了班主任、心理健康等8個校級名師工作坊,由黨員骨干教師擔任坊主,選派優秀年輕黨員教師成為學員,形成“1+4”成長共同體模式,定期開展育人專題教研。
二是實施“黨員+教師”結對互助提升。以“黨建+”為紐帶,實施一名黨員與一名普通老師結對互助成長共同體。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結對探索育人實踐。
三是實施階梯式教師發展計劃。按“合格、品格、風格、專家型、教育家型”五級階梯成長計劃,讓每位教師每個成長階段都有目標,有動力。先后培養正高級教師2人,三峽學院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2名,重慶市骨干校長、新時代好校長、新時代好老師、教書育人楷模等市區級名師、骨干 70余人,骨干佔比42%。教師先后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好老師培訓年會上等作專題發言50余人次。獲全國語文賽課特等獎、數學賽課一等獎等專業能力競賽獲獎300余人次,15位教師參與教材編寫由人民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科學技術出版社等發行,音樂課程被西南大學教材收錄。
黨建育人 開拓立德樹人多元渠道
創新黨建帶隊建新形式。結合“四史”學習教育,讓黨員教師和學生讀紅色經典、演革命故事。利用每周校會,安排百名黨員帶百名隊員講百個紅色故事,以講長征故事、毛主席詩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主要內容,充實“黨建帶隊建”主題教育,使每位黨員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紅色引路人”,黨帶隊成效顯著,學校2022年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
走進板橋博物館。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校供圖
開辟思政教育新陣地。打造以黨建文化為核心思政教育陣地,在校園內展現了重走長征路、中國精神、黨的光輝歷程、身邊的好榜樣、黨員活動室、少先隊活動室等6大紅色文化功能區,發揮沉浸式思政教育作用,打造“行走的思政”。少先隊禮儀展示、愛與責任傳遞、中國結送感恩等教育活動深入人心。《中國結傳遞中國情》獲重慶育人案例一等獎,愛與責任德育活動獲重慶市德育品牌。
黨建創新育人新途徑。開展“我的偶像”主題教育,組織學生與袁隆平院士書信互動,在校園內鐫刻袁隆平院士題詞和寄語激勵師生,用袁隆平院士贈送的種子在十裡荷香開辟了10畝科普試驗田,將科學精神種在校園,種在學生心中。指導學生向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匯報成長故事,顧明遠先生給予學生 “希望同學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的寄語,教育家精神種在了校園,種在師生心中。持續開展“博士專家進課堂”活動,開國將軍后代講革命故事,現已開講的主題有傳承紅色基因、國防教育、愛國教育、科技強國教育等10余個主題。
開放辦學 凝聚立德樹人智慧
打造“請進來、走出去”的育人新路徑。接納到校訪學促進育人經驗交流,先后迎接了滬、瓊、吉、陝、贛、黔等12省市的200余所學校3000多位教育專家學者同仁到校考察交流。輸出教育智慧提升育人水平,先后承擔了忠縣、巫溪縣等10余個區縣50余名教師跟崗培訓任務,派出6名教師赴秀山縣開展語文、數學教學展示和業務指導。
建立國內合作與國際交流的育人新平台。與首都師范大學朝陽小學結盟共建,共同探索德育新路徑,舉辦京渝川大型研討會,探討育人策略。成功加入重慶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京津滬渝瓊學校創新發展共同體,向先進發達地區學習育人經驗。積極與彭水龍射鎮中心小學等學校建立對口幫扶,積極與西藏昌都地區察雅縣等學校結對,初步與俄羅斯對接,探索國際合作交流機制。
健全從“校門”到“家門”的校家社共育新機制。通過創辦家長夜校,組織黨員教師擔任義務講師﹔舉辦家長夜校40余場,惠及1萬多個家庭數萬名家長,累計培訓受眾10萬余人次,形成良好家校共育生態。學校家校共育經驗獲評中國教育報年度重點優秀案例, “家長夜校”獲評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以黨建為統領,黨建水平全面提升,先后獲評重慶市黨建“雙創”單位,永川區首批“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試點單位等,學校領導班子連續五年獲評領導班子先進集體。以黨建為統領,提升立德樹人水平,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學校連續五年獲得綜合督導“優秀”、教學質量一等獎,先后獲評中國好老師基地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活力校園100強、全國校園體育文化創新獎、全國最美校園書屋、全國科普教育優秀案例、全國國防教育示范校等榮譽100余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