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專題關注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小學校:黨建奏響學校發展新旋律

2024年07月24日15:46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以黨建賦能高效管理,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近日,黔江區民族小學校黨支部書記龔文兵在署名文章《黨建奏響學校發展新旋律》中談到,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以“黨建作統領,質量為核心、安全是保障、創新展特色”為辦學思路,以黨支部標准化建設為抓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核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建奏響學校發展新旋律

黔江區民族小學校黨支部書記 龔文兵

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以“黨建作統領,質量為核心、安全是保障、創新展特色”為辦學思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職責,以黨建賦能高效管理,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以標准化黨建建設為抓手

推動管理提質增效

強化組織保障,把好“方向”。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以黨支部標准化建設為抓手,加強“標准化”建設,健全組織生活。優化“三會一課”主題和形式,每月常態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支部書記末位表態機制。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大額資金使用,先通過支部會議研究討論,形成決議,再提交校長辦公會組織實施。完善意識形態工作機制。黨支部將意識形態工作與教育教學、學生管理等工作緊密結合,與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提升了教職工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動權。

主題教育活動。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供圖

主題教育活動。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供圖

優化管理隊伍,強化擔當。創新組織集體成長的載體,每月定期舉辦涵蓋“讀書分享” “零距離心動”等環節的禮樂文化管理例會,推進高效智治和干部隊伍建設。建立了黨支部委員聯系教研組、年級組制度,每位支委委員聯系一個年級,加強對年級的指導和聯系。深入開展“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促教學工作,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促黨建工作”為主要內容的“雙培雙促”活動,將支部政治素質高、業務水平強的黨員分布在各年級、教研組,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對其他教師進行“傳、幫、帶”,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教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調整評價機制,激發活力。以黨建帶工建,推進民主管理,引領教師主動關注和參與學校管理,將個人的職業理想融入學校發展遠景。優化學校職稱評審、職務晉升、年度綜合考核、績效考核四個核心考核方案,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結合“雙減”政策要求,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核心,細化學生學業評價考核機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共建“教育共同體”

擦亮集團化辦學品牌

“校際聯動”,互助引領。與巴蜀小學攜手,加強教育實踐與研究,整合並運用巴蜀小學教育教學成果,促進協同發展。與集團分校共建“教育共同體”,以重慶市龔文兵名校長工作室為平台,入校“會診”開“良方”。借助集團分校的“亮點”資源,集團總校支部牽頭,根據“亮點”確定主題,開展校際聯動、凝練特色,讓“亮點”更亮。石會小學的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與育人目標相結合,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情懷。金溪小學強化“禮”文化育人,聚焦“童心向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師生在“禮”的教育中浸潤發展,讓“人生有禮,幸福有約”。水田小學以紅色教育為載體,開展讀“中華魂”讀書征文、“少年向上”演講等活動,積極營造“紅色”育人氛圍,傳承紅色文化。

“協同交流”,盤活師資。開展和集團分校結對活動,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同等名額互派政治思想好、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足的骨干教師到對方學校交流輪崗,盤活了優質教師資源,學校和教師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升,促進學校均衡發展。

“送教下鄉”,引領成長。組織集團總校黨員“名師”、優勢學科代表開展“送教下鄉”“問題導向”培訓活動。一是課程、課標的解讀,提高對教材的認知與把握﹔二是課堂教學示范﹔三是聽課評課,幫助分析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讓教研重心下移,面向薄弱農村學校,以問題為導向,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

突出黨建引領作用

助力教學質量提升

黨建引領,弘揚教育家精神。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強化教師培訓,建立激勵機制,將學校的“教育能手”“優秀班主任”“渝見好老師”等先進典型在市、區主流媒體上廣泛宣傳,發揮黨員教師對教師群體和社會的輻射力,激發教師的敬業精神和教學熱情,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堅實的師資保障。近三年,學校新增區級骨干教師19人。市級名校長1人,市級骨干教師2人,5人擔任黔江區國培專家組成員。

黨建引領,推進教學方法探索與創新。在教學工作中,“圍繞教學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學”,結合民族文化和學生實際情況,開發“禮樂”系列跨學科主題校本課程,發展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2021年獲黔江區教學質量二等獎,2022年獲黔江區教學質量二等獎,2023年獲黔江區教學質量一等獎。近三年在黔江區視導督查中教學管理及教師行為均獲一等獎,26人獲黔江區學科創優獎。

黨建引領,提升教學課題研究能力。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整合各方資源,優化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料,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近年來,學校開展各類課題研究共30余個,其中市級課題6個,區級課題16個。近三年,教師平均每年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2人獲區級教科研先進個人,2人獲區級“專遞課”先進個人﹔5人在黔江區學科優質課競賽活動獲一等獎,3人在市級學科優質競賽課中獲獎。

以黨建帶隊建

構建思政育人新型格局

黨建帶隊建,引領“紅領巾”成長。學校將黨建和隊建活動融合起來,以黨建帶動隊建,煥發少先隊新貌。發揮少先隊主題班隊會主陣地作用,聚焦“童心向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題教育,常態化開展“清明祭英烈”,慶“六一”藝術展演,“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等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主題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傳統文化——龍燈。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供圖

傳統文化——龍燈。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供圖

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通過建設黨史館、開設紅色小課堂、開展紅色主題隊日、訪水市紅軍樹等形式,組織閱讀、演講、朗誦、征文、手抄報等活動,積極營造“紅色”育人氛圍,激發黨員、隊員繼承革命傳統的社會責任,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情懷。

思政融入課堂,啟智潤心靈。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學校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把“思政教育進課堂”活動當作教育教學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創設流動的思政課堂,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志願者服務、研學活動,搭建社會實踐平台。深入開展了以思政教育、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疫情防控知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保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們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傳承非遺——陶藝。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供圖

傳承非遺——陶藝。黔江區民族小學校供圖

傳承民族文化,鑄牢共同體意識。借助渝東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建設農耕文化長廊和陶藝館。開展以“唱一支民族歌、跳一支民族舞、學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吹一種民族樂器、穿一套民族服裝、上一節民族常識課、過一個民族傳統節日”的“七個一”活動。《向往黔江》《小南海漁歌》等地方民歌,擺手舞、民族健身操、銅鈴舞等民族舞蹈,踢毽子、抽陀螺、踩高蹺、扳扁擔、竹筒操等民族傳統運動進入課堂,傳承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今2500余名學生會吹葫蘆絲,千人葫蘆絲合奏、民族健身操、擺手舞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張靚麗名片。送評的影視教學視頻《八寶銅鈴舞》榮獲國家級銀獎。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