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加快打造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

夔門黃金水道。李永鑫攝
8月15日,“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奉節縣以“加快打造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 努力探索山區庫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主題,介紹通報了相關情況。
奉節縣委書記張果介紹,奉節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330多年建縣史,這裡詩詞文化、江峽文化交相輝映,特別是詩詞文化燦若星河,大家耳熟能詳的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第一律詩《登高》、第一情詩《竹枝詞》等千古名篇均誕生於此,鑄就了“中華詩城”的美譽。
作為全國旅游百強縣,奉節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6個,8公裡瞿塘峽濃縮了萬裡長江的文旅精華,十元人民幣背景圖案夔門承載了巴山蜀水的千年文脈,長江三峽制高點三峽之巔可覽高峽平湖的丹青畫卷。
奉節是庫區產業發展特色縣,作為全國臍橙單產第一縣、全國最大肉兔標准化生產縣、西部最大眼鏡制造基地、庫區清潔能源基地,吸引了世界500強華電、華能,中國500強企業匯源、禾豐,互聯網巨頭百度、網易等先后落戶,讓這片發展的熱土充滿生機與活力。
新時代新征程,奉節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聚焦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突出改革創新、開放帶動,守護“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圍繞產業、就業“兩個關鍵”,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要素、抓服務,加快打造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奮力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奉節新作為。
奉節眼鏡產業園。奉節縣委宣傳部供圖
到2027年,GDP達600億元,社零總額達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5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300億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4萬元。
在農業方面,奉節縣緊扣全市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培育行動,堅持綠色化發展、標准化生產、智慧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全面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加快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到2027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26億元。推進臍橙產業提質增效,聚力提品質、延鏈條、做標准、強品牌,創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西南規模最大柑橘交易中心,“中華名果”奉節臍橙綜合產值已超60億元,實現“一棵樹致富30萬人”,並且通過陸海新通道遠銷10余個RCEP國家。打造肉兔全產業鏈,引進禾豐1000萬隻肉兔產業項目,構建集育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推出“夔州肉兔”品牌,今年可出欄700萬隻,綜合產值達到8億元。奉節是中國綠色生態中藥材之鄉和道地藥材主產區,種植中藥材18萬畝,產值近15億元。奉節與成都中醫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合作,一體推進基礎研究、基地建設、主體培育和品牌營銷,全力推動精深加工。
在工業方面,奉節縣緊扣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發揮比較優勢,選准產業賽道,強力招商引資,快建標准廠房,速推企業落地,強化要素保障,加快打造500億級生態工業,奉節工業已經破題起勢。清潔能源產業全面發力,推進“風光水儲”一體開發,打造200億級產業集群。目前,已建成電力裝機規模200萬千瓦,產值32億元,在建220萬千瓦,預計2027年實現產值50億元。眼鏡產業補鏈成群,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要素成本較低的優勢,結合眼鏡產業環境友好、朝陽時尚、用工量大、物流不敏感等特點,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推進原材料、配件、模具、鏡架表面處理就地配套,構建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貿易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把“小眼鏡”做成“大產業”,打造100億級產業集群。目前,已引進眼鏡企業135家,產值達23億元,全國每生產20副眼鏡中就有1副產自奉節。
在文旅產業方面,奉節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品質、引流量、優服務、促消費,做強旅游這一綠色產業和民生產業。到2027年,接待游客人數4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00億元,文旅產業增加值GDP佔比達10%以上。發揮白帝城·瞿塘峽5A級景區引領作用,推動三峽之巔、龍橋河等景區提檔升級,加快創建興隆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目前已推出20條研學、行攝、康養游線,打造58個鄉村旅游示范點,讓游客“春看百花夏乘涼,秋賞紅葉冬玩雪”。主動鏈接成渝地區、鄭渝高鐵沿線、大三峽等客源市場,與全國500余家旅行社深度合作﹔堅持文化搭台,持續舉辦詩歌節、橙博會、半程馬拉鬆、康養避暑季等節會活動﹔在成都、武漢等10余個城市舉辦專場推介會,連續七年亮相《中國詩詞大會》,為旅游聚人氣、添財氣。今年上半年游客人數、旅游收入、人均消費分別增長21%、23%、10%。堅持產城景融合理念,把城市當景區來建設、把節點當景點來打造,升級“快旅慢游”交通體系,加快萬達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建設,拓展中華詩城公園等休閑游樂場景,推出“奉上好品”區域公共品牌,讓游客在奉節好景中流連忘返,在奉節好味中飽嘗鮮香,在奉節好品中分享美好。(劉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