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黑心賬”讓賭徒組長無所遁形
——從一起典型案件看重慶如何治理“蠅貪蟻腐”

七月五日,永川區大安街道召開劉世才案涉案資金現場退還會,將涉案資金返還安子村民小組集體資金賬戶,並現場退還部分群眾的征地補償金。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渝中區紀檢監察干部在雙鋼路社區了解困難群眾救助金發放情況。(渝中區紀委監委供圖)
銅梁區紀檢監察干部在大廟鎮雙馬村葡萄種植基地了解相關情況。(銅梁區紀委監委供圖)
長壽區紀檢監察干部深入新市街道田間地頭搜集問題線索、傾聽群眾呼聲。(長壽區紀委監委供圖)
“晚了,一切都晚了。”
當在留置點寫下懺悔錄的最后一個字時,永川區大安街道靈英村安子村民小組原組長劉世才低下頭,悔恨的淚水浸濕了紙張。
——權力不大,卻把村民小組當“自留地”﹔變本加厲,將集體資金當“錢袋子”,這個賭徒組長最終自食惡果,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蠅貪蟻腐”,其害如“虎”,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劉世才“薅集體羊毛”案件正是典型的“蠅貪蟻腐”,嚴查此案也正是重慶解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的一個縮影。
從140元到7230元
“蒼蠅”的個頭貪出了“老虎”的胃口
“老曾,2021年2月發放的征地拆遷賠償款你領到沒得?”
“沒有。”
“老劉,2022年10月的青苗費你領過沒?”
“聽都沒聽到過。”
今年4月,永川區紀委監委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專項整治。在前期掌握了多起對劉世才的信訪問題后,紀檢監察干部來到安子村民小組進行全覆蓋下沉遍訪,隨機撥打的電話核實,進一步暴露出劉世才在集體資金管理上的“貓膩”。
時間回到2015年,那是劉世才仕途的起點。那一年,經過老社長推薦和村民選舉,原本在外打工的劉世才被任命為安子村民小組組長。
剛開始,組織和群眾對“見過世面、頭腦靈活”的劉世才頗為信任和肯定,大事小事都願意找他拿主意,一些村民和周邊的老百姓還尊稱他為“四哥”。劉世才逐漸有些“飄飄然”,認為自己官雖小,卻有了“江湖地位”。導致“飄飄然”發生質的變化,是劉世才迷上了打麻將。
“最開始就打10塊20塊的麻將,之后就打得大了,基本上都是100塊錢一炮。贏的時候一千兩千元,但也有輸過三四千元的時候。”劉世才說,他控制不住自己,覺得“打麻將贏錢又快又輕鬆”。
然而十賭九輸,打得越多輸的也越多,工資輸完了他就用存款,存款輸完了就開始借高利貸,借到錢后立馬又回到牌桌上。
賭博就像一個膿瘡不停地腐蝕著劉世才。當高利貸都無法償還賭債時,病急亂投醫的劉世才,開始將手伸向了生產隊的集體資金。從那時起,劉世才的心理就徹底變化了,從“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到“為群眾干不如為自己干”。
第一次向集體資金伸手,是劉世才擔任村民小組代理組長后不久。彼時村裡正在進行村級道路硬化,本是給鄉親帶來便利的好事情,卻成為劉世才上演“貪挪戲法”的“好機會”。
“結工錢時,我在領錢表上偷偷加了兩個人的名字,140元工錢就被我領出來了。”首次“伸手”的劉世才還是如履薄冰,甚至在腦子裡演練了一遍如果被發現了怎麼應對的話術。
但后來一直風平浪靜、無人問津。嘗到甜頭的劉世才愈發膽大妄為,以“螞蟻搬家”的形式屢次侵佔集體資金,最大的一筆金額達到了7230元。
劉世才一步步養成了“老虎的胃口”,但他從沒想過收手,反而慶幸自己的手法高明。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手段多高明終是機關算盡“黃粱一夢”。
紀檢監察機關最終查實,在任職八年間,劉世才涉嫌職務侵佔犯罪,累計虛報集體支出40次,涉及群眾83人、190人次,侵佔集體資金共計21.7萬余元。
今年5月31日,劉世才被立案調查。6月6日,因涉嫌嚴重違法接受監察調查並被採取留置措施。7月4日,劉世才被移送永川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起訴。
現場退贓21.7萬余元
涉案資金重回集體資金賬戶
“今天我們開這個院壩會,是現場宣布對劉世才的留置措施,也想聽一聽村民對這個案件還有什麼意見建議。”6月21日,也就是劉世才被留置10多天后,永川區紀委監委專案組成員來到靈英村,“面對面”向村民通報案件查辦情況,“點對點”聽取意見建議。
“這麼快就有處理結果了,你們辦事效率好高。”
“生產隊的賬你們要查清楚哦,要讓我們老百姓都看得到、看得懂。”
在院壩會上,村民們對專案組提出了建議,專案組成員一一記錄,現場回應了老百姓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
“群眾滿意是評判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永川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劉世才案件中,紀檢監察機關注重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期盼,及時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7月5日,大安街道召開了劉世才案涉案資金現場退還會,將21.7萬余元涉案資金返還安子村民小組集體資金賬戶,並現場退還部分群眾的征地補償金。
領到錢的村民吳秀均仔仔細細地把錢數了兩遍,放心地點頭道:“現在生產隊的賬都貼在了公開欄上,我們隨時都能看得到,也監督得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當‘睜眼瞎子’了。”
據了解,在案件查辦中,永川區紀委監委對劉世才涉嫌職務犯罪線索的每一筆涉案資金均逐一核實,全面客觀地收集、固定証據,第一時間採取留置措施,及時完成監察調查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嚴懲“蠅貪蟻腐”
持續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
劉世才被抓了,但案件帶來的反思持續影響著靈英村乃至永川區。
永川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劉世才作案手法較為簡單,但長期虛報冒領未被發現,反映出農村基層監督的末梢多止步於村一級,對村民小組的權力監督存在盲區。鑒於此,永川區結合清廉村居“四項行動”,大力推進“陽光村務”建設,推動“小微權力”廉潔高效運行。同時聚焦農村“三資”管理、工程項目、村務公開等高頻事項,督促農業農村委等職能部門全面梳理建立村民小組“小微權力”清單。
針對案件暴露出的“最末端”監督缺失的問題,永川區建強基層監督力量和監督體系,全面推行村(居)監督員“履職五看”,採取片區統籌、交叉檢查、全面覆蓋的方式,整合基層監督力量,定期開展監督檢查,有效破解基層“熟人社會”監督難題。
不止是永川,當前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在下大氣力糾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綦江區圍繞群眾關心的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開展專項整治,建立“4個1”常態化監督機制(吃一次校園餐、看一次食堂后廚、參與一次食材驗收、參加一次家委會抽查),對全區學校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175次,推動查糾學校食品衛生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138個﹔沙坪壩區聚焦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加大對影響群眾利益突出問題的排查整治力度,督促整改管理漏洞39個﹔南川區紀委監委通過對查處的12起農村集體“三資”案件進行深入剖析原因、厘清病灶,向區農業農村委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其加強源頭治理、落實閉環整改。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明確指出,要堅持向基層延伸,堅決懲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重慶深入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健全完善“群眾點題、部門治理、紀委監督、社會評價”工作機制,引導群眾有序參與,鞏固提升以“小切口”推動民生領域“大治理”成效,確保整治重點回應群眾關切、整治過程增強群眾感知、整治效果接受群眾評價。
此外,重慶以辦案為重要抓手嚴懲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嚴肅查處農村集體“三資”突出問題、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欺詐騙保問題等。其中,僅“三資”管理方面查處突出問題226件,批評教育和處理38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21人,推動整改問題959個。
記者手記>>>
大力懲治“蠅貪蟻腐” 群眾才有更多獲得感
“要不是你們來查,還不曉得劉世才背著我們冒領了這麼多錢。”在劉世才案涉案資金現場退還會的現場,記者聽到了很多村民對紀檢監察機關的感謝,還有對劉世才所作所為的唾棄。這充分証明,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的“蠅貪蟻腐”感受更為真切。
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是老百姓期盼的實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懲治“蠅貪蟻腐”,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為此,市紀委監委印發了《常態化開展以“小切口”推動民生領域“大治理”工作指導意見》,明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立足監督職責,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同時,強力推進辦案,狠抓糾風治亂,集中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實際問題,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在強有力的舉措下,劉世才這樣的“蠅貪”最終暴露並受到嚴肅處理,也讓老百姓真切體會到我們黨堅持的“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麼”。
“堤潰蟻孔,氣泄針芒。”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要以更大氣力懲治“蠅貪蟻腐”,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周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