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重慶農商行:發揮綜合服務優勢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2024年08月23日15:43 |
小字號

為切實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充分發揮科技、人員、渠道等優勢,持續強化金融服務、優化服務設施,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友好、更溫暖、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科技“適老” 彌補“數字鴻溝”

提高線上金融服務包容性,讓老年人更加方便和安全地享受現代金融服務,是重慶農商行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

2023年,圍繞“智慧雲端,觸手可及”的服務理念,該行通過廣泛引入雲計算、人臉識別、語音語義識別、圖形圖像處理等先進數字技術,將手機銀行App煥新升級至7.0版本,讓超1400萬手機銀行用戶有了更佳的“掌上”感受。

其中,專門為老年群體打造的“關愛版”不但界面更為簡約,字體也更大,可協助老年人更方便快捷地辦理業務。

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是重慶農商行完善適老化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近年來,該行積極推進廳堂服務、自助終端、支付服務等適老化改造,採取多項創新舉措滿足老年客戶的金融需求。

在農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務點、銀行新型自助服務終端、流動銀行服務車等金融設施為農村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的同時,重慶農商行面對重慶地區方言使用率較高尤其是老年群體方言使用率更高的特點,積極推進“適農適老”服務,打造推出金融科技創新項目——支持重慶地方方言的智能銀行服務。

通過在便民自助終端上線的智能語音導航功能,老年群體可通過使用重慶方言辦理“存取繳匯查”各項業務,進一步減少屏幕菜單操作,降低自助使用難度。其“方言銀行”也成為全國農信系統中首個入選“監管沙盒”的項目。

除了“方言銀行”,重慶農商行還大力拓展其他適應老年人、農民、新市民等各類群體的金融創新應用場景,“空中銀行”“數字員工”“微銀行”等一系列金融創新為市民帶去更加智能、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服務“適老” 發揮“一線力量”

從總部到基層網點,持續優化“適老化”金融服務,構建更加包容和便利的金融環境,已融入重慶農商行的企業文化。截至2023年末,該行擁有分支機構1751個,分支行網絡覆蓋重慶全部38個行政區縣,並上線運行了428個農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務點。

重慶農商行北碚支行營業部一角。重慶農商行供圖

與此同時,重慶農商行積極對營業網點開展親老、適老、助老化改造,在全轄網點配置老花鏡、愛心座椅、快速窗口等適老服務設施,精心挑選條件成熟、老年客群覆蓋廣的網點打造“幸福家園”養老金融服務專區,大力開設“銀齡學堂”、專家義診、健康體檢等活動,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供健康指導和建議,為老年客戶提供周到、貼心的便利化金融服務。

該行還充分尊重老年客戶使用習慣,保留智能櫃員機存折補登功能,方便老年人快捷地辦理查詢、登折等業務,並針對五十周歲以上的借記卡持有客戶,自主創新了“借記卡對賬簿”產品。該產品為紙質介質,類似存折,但僅有記錄賬戶定期存款及交易明細功能,無存取轉等金融業務功能。打印在紙質對賬簿上的每筆交易不但能讓中老年人享受借記卡本身的安全性、便利性,又能幫助大家直觀、便利地掌握借記卡內資金情況。

作為重慶市“社保服務事項進銀行”惠民服務的首批合作銀行之一,重慶農商行還在全市率先上線“社保服務事項進銀行”業務,市民在該行網點可辦理參保管理、社保待遇領取、查詢打印、社保卡辦理等多項高頻社保業務,有效提升了老年人辦理社保業務的便利性。同時,該行持續強化銀政合作,以1700余個網點為支撐,全力保障全市養老金按時、准確發放,2024年1-4月,累計代發客戶超過440萬戶。

為了滿足老年客戶群體的特定需求,重慶農商行還聚焦養老需求,加強專屬產品創設。結合客戶養老金按月發放、攢零存整等特點,該行推出了“臻享存-老年款”特色化儲蓄存款產品,利率較一般存款高出3-5BP,靈活性好、可隨時存取,截至2024年7月末,已累計辦理該存款產品超過250億元。

“發展養老金融不僅是對國家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積極應對,更是履行社會責任、推動金融創新的重要舉措。”重慶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該行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斷深化對老年客戶金融服務需求的理解,積極探索和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為高質量發展“銀發經濟”貢獻力量。(李金)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