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如廁感覺異樣?鬆山醫院:不是痔瘡而是7.5厘米直腸腫瘤

2024年09月06日11:13 |
小字號

近日,重慶鬆山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完成一例高難度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不開刀切除7.5cm巨大直腸腺癌。

據了解,劉女士今年50歲,最近,她總感覺肛門部位有些異樣,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痔瘡。在當地醫院檢查后,醫生發現她的直腸內竟有一個巨大的腫瘤,約有雞蛋大小。為進一步尋求診斷及治療,她來到重慶鬆山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消化內鏡中心周銀斌教授為其完善腸鏡檢查,發現腫瘤距離肛門口僅約4—5厘米,幾乎佔據整個直腸腸腔。經詳細評估,消化內鏡中心團隊考慮選擇微創手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希望以最小的創傷解除劉女士的病痛。但直腸厚度僅1—4毫米,在這麼薄的腸壁上完整剝離腫瘤,技術難度較高,加之腫瘤巨大,涉及大量血管,手術創面和出血風險更是不可小覷。術中,在團隊密切配合下,周銀斌教授精細操作,預處理血管后,逐步將腫瘤完整剝離,無出血、無穿孔,切除病變大小約7.5cmx7cm。此例巨大直腸腫瘤的切除,標志著消化內鏡中心在內鏡治療領域再上新台階,中心也將持續提供高質量的早癌篩查和治療。

直腸腫瘤示意圖。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直腸腫瘤示意圖。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手術下來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術后第三天,劉女士就逐步恢復了進食和下床活動。

周銀斌。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周銀斌。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周銀斌介紹,結直腸癌是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95%的結直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從癌前病變進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為早期診斷和臨床干預提供了重要的時間窗口,而腸鏡檢查在早診早治中具有獨一無二的作用,是診斷和篩查結直腸病變的重要手段。發現息肉或早癌,亦不用過分擔心。近年來,內鏡治療技術日新月異,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