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九龍坡:生態“智治”守護碧水藍天

2024年09月25日16:25 |
小字號

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9月25日,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舉行第三季度“生態智治 創新引領” 主題發布會。近年來,九龍坡區推進“數字生態大腦”建設,用生態“智治”守護碧水藍天。

會上,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鄔伯昌介紹,目前,“數字生態大腦”系統已經進入3.0版本。“目前,該系統已初步構建起一體化感知網絡,整合了歷年來分布建設的 10 余個感知系統,全量化接入水、氣、聲、危廢等感知點位 2078 個,在本輪建設中,還新安裝了“紅外熱成像 + 雙光譜”AI 視頻監控 3 套,有效識別晝、夜間露天焚燒 1795 件,並擴展了 VOCs 走航、顆粒物激光雷達、超光譜分析等輔助監測設備。”

其次,該系統有效支撐全量化數據歸集,對感知數據進行清洗、治理,全面匯集大氣、水、聲等環境自動監測實時數據,並通過系統回流或錄入導入等方式形成有效數據,還融跨接入其他部門建設的用電監控等數據,形成數據資源 “一本賬”。目前已歸集 9500 萬條,平均每日新增約 50 萬條。且生態環境感知數據鎮街共享,為基層賦能,使“非現場執法”的服務效能提升50%,基層巡查減負70%。

另外,“數字生態大腦” 扎實推動多場景實戰實效,作為全市首個生態智治一體化平台,基本實現了 AI 智能識別、自動預警、在線巡查等數字化監管,並接入 “渝快政”。該平台聚焦生態環境核心業務,匯聚數智藍天、數智碧水、數智執法等 10 個應用板塊,深入推進業務重構和流程再造。

“數字生態大腦”建設正是九龍坡區推進 “九治一體、九龍九美” 的一個縮影。

數字生態大腦。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數字生態大腦。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彥介紹,截至9月23日,九龍坡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42天,同比增加5天﹔其中歇台子國控站優良天數239天,同比增加10天,在中心城區排名第1。水環境質量方面,長江和尚山國考斷面連續7年保持地表水Ⅱ類水質標准,入江入河排口整治完成率100%,飲用水源地劃定13年以來,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 100%,在全市率先完成16條農村黑臭水體清零整治,累計治理水域面積7770平方米,清淤4295立方米,生態修復面積約3000平方米。目前,九龍坡全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城鄉大美整體格局初顯雛形,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生態載體開發創新聚力。

在跨層級應用貫通方面,九龍坡區也取得了積極進展。2024年9月9日,生態環境部同意將九龍坡區作為全國唯一的智慧執法試點。目前,智慧執法建設方案初步設計已完成,已全面啟動駕駛艙搭建、智慧場景模擬、智慧分析大模型等深化設計。

接下來,九龍坡將用接近一年的試點時間,緊盯堵點難點,拓展執法取証、案審、處罰、稽查等應用場景,運用大模型,實現執法流程智慧化,重塑執法工作機制,設計開發實用好用的應用平台,推動執法監管效能穩步提升。(任峰)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