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採訪團在渝進工廠、入園區、看社區
觸摸重慶高質量發展強勁脈搏
九月二十四日,巴南區的重慶宗申產業集團,來自央地媒體的記者們在摩托車發動機制造車間進行採訪。記者 張春曉 李雨恆 攝\視覺重慶
“重慶民主村社區既有熱氣騰騰的生活氣,也有年輕人向往的鬆弛感。”9月2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採訪團走進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採訪結束后,中國青年報記者焦敏龍採寫並發布了這樣一篇接地氣的民生報道。
自“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採訪活動啟動以來,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電總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13家中央主要媒體記者,走進重慶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實驗室、生產線等地點,用鏡頭和筆觸,記錄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為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我更希望從青年的視角去了解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情況。”焦敏龍說,在民主村短暫停留時,她採訪了幾位年輕人,均為“00后”,大多都是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認識民主村,再到現場打卡拍照的,“他們告訴我民主村和自己居住的地方不一樣,這裡有熱氣騰騰的生活感,還找到了屬於年輕人生活的鬆弛感。”
在焦敏龍看來,民主村裡裝著有溫度的生活,就像她採訪的一位咖啡店老板,辭職到民主村創業,把咖啡館開到老年人居多的社區裡,卻意外地積攢了許多青年客源,而且民主村對青年也十分友好,在社區食堂裡吃飯費用便宜又健康,隨著到民主村的游客增多,咖啡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同樣來自中國青年報的見習記者李瑞璇,尤其想了解重慶在促進民生和就業方面是怎麼做的。
這個問題,在她走進大渡口區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時得到了答案。“我們固有的印象中,殘疾人做的經常是盲人按摩等比較累的工作,但在這裡,殘疾人不但能像普通人一樣工作,還能比普通人做得更好,比如為自動駕駛提供服務的數據標注工作等,收入不錯,也更體面。”
在沙坪壩區井口街道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小區,李瑞璇採訪了在紅岩小屋服務的志願者張大明。她驚訝地發現,這位為鄰居們熱心服務干勁十足的爺爺,已經73歲了。在社區養老中心,85歲的郭世素阿姨一邊做手工扇,一邊樂呵呵地和“閨蜜”擺龍門陣。“我能感受到,不管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是殘疾人朋友,重慶人都帶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在生活,這就是煙火氣和宜居城市的具象化體現吧。”李瑞璇說。
“這是我第二次來重慶,但此行簡直超出了我的預期!”中新社通稿中心編輯董子暢對重慶贊不絕口。她說,第一天到達時,乘車從橋上經過,看到遠處的洪崖洞色彩斑斕,氣勢恢宏,令她感到十分震驚。
此行,董子暢對重慶的產業和民生發展格外關注。在江津區碑亭社區打造的全市首個社保卡“一卡通”應用全生態社區,董子暢在採訪中了解到,居民的社保卡不僅可以運用到就醫、買藥、保險繳納等場景,還可實現借閱圖書、享受津保驛站休息、在社區食堂就餐等。
“一張卡就能干很多事,為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真是挺令人羨慕的!”採訪結束后,董子暢發出如此感慨。
科技日報社國際部副主任房琳琳,不是第一次來重慶。早在2006年,她就隨團來重慶進行過主題採訪。她最深的感觸是,當時江邊很多樓宇都是黑乎乎的,這次來重慶,她發現建筑變得時尚了,五顏六色、充滿設計感,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
當年,她採訪過重慶的數座大橋建設情況。“現在很多年輕人隻知道重慶的橋很魔幻,拍照很出片,其實重慶的橋梁技術也特別厲害。”
這一次,房琳琳最關注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開放﹔另一個是智慧。在採訪點位,房琳琳看得很慢,也問得很細。在第一天的行程中,當她走進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時,就被吸引住了。“尤其是在飛行影院,通過觀看酷炫的視頻,直觀了解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如何通江達海、通往世界的,很震撼,也讓人大開眼界。”
在重慶鐵路口岸和陸海新通道運營調度中心,房琳琳充分體會到智慧物流帶來的便捷,“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絕對想象不到深居內陸的重慶,居然有如此發達的物流運輸。”
有趣的是,房琳琳很快就推出了一篇介紹物流園的視頻報道,在視頻中進行介紹的,正是以她本人為原型的AI數字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記錄。媒體記者們透過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基層探索、經驗成效,觸摸著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一篇篇內容翔實、角度新穎的新聞作品,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動人鏡頭,共同描述著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場景。(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鈮紫 佘振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