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 “渝字號”文學經典歷久彌新
小說《紅岩》。(中國青年出版社供圖)
川劇《江姐》演出現場。(重慶市川劇院供圖)
10月1日上午,細雨紛飛,歌樂山麓,林木森森。在新中國迎來75周歲生日這一天,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渣滓洞、白公館等紅色景點,游人們從天南地北趕來,感悟紅岩精神,向革命先烈表達最深沉的哀思與紀念。
來自武漢十一中的李同學是第一次來歌樂山,“小時候聽過小蘿卜頭的故事,非常感動,后來讀完了《紅岩》小說,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那段崢嶸歲月。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隻有好好學習才對得起犧牲的先烈。”
記者採訪發現,到訪歌樂山的游客幾乎都讀過或知曉小說《紅岩》。紅岩精神代代傳承,歷久彌新,小說《紅岩》持續影響著新中國一代代讀者,許雲峰、江姐、雙槍老太婆、小蘿卜頭……《紅岩》中那些感動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名字,與這部紅色經典一樣成為了永恆。
作為首屈一指的“渝字號”文學經典,《紅岩》的創作、傳播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創作
一封讀者來信催生紅色經典
作為中國文學的一方重鎮,重慶優秀作家作品燦若星辰。其中,羅廣斌、楊益言合著的小說《紅岩》,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更成為了“渝字號”文學作品中的一座精神豐碑。
“父親走了7年了,這些年來還不時有朋友跟我說,《紅岩》曾給他們的人生帶去很大激勵。”今年國慶節前不久,《紅岩》作者之一楊益言的女兒楊小誼告訴記者,中國青年出版社(以下簡稱中青社)根據最新統計數據發現,《紅岩》的累計發行量已近2000萬冊,穩居新中國文學作品發行量最前列。
鮮為人知的是,作為一部歷經10年創作、底稿近300萬字、成書40余萬字的紅色長篇小說,63年前,《紅岩》的誕生,其實緣起於一封讀者來信。
“1957年4月,長壽縣(今長壽區)一名叫趙山林的讀者給中青社寫信,說聽了羅廣斌等有關‘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報告深受教育,希望挖掘相關題材以小說的形式出版。”中青社小說《紅岩》責編葉施水回憶,當年,中青社正准備一個反映英烈人物的傳記選題,該讀者推薦的線索與原擬的同類選題《江竹筠傳》相比,涉及的場景、人物更加豐富,於是當時的編輯立即約稿,半年后就收到了由羅廣斌、楊益言等根據報告整理而成的回憶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以回憶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為基礎,當時的編輯請幾位作者將其擴充為中篇回憶錄,於1959年2月以《在烈火中永生》為名出版單行本,並由《北京晚報》轉載,引起強烈反響。
葉施水介紹,1958年11月,中青社進一步了解到,四川省國慶十周年獻禮計劃中有羅廣斌、楊益言等創作的《禁錮的世界》(即《紅岩》的前身),於是將《禁錮的世界》列入選題計劃。歷經曲折,經過5次修改,1961年12月,以“青鬆挺立於朝陽”為封面、用端庄渾厚的魏碑體題寫書名的小說《紅岩》,終於橫空出世。
傳播
一座文藝富礦衍生眾多精品
“小說《紅岩》出版后不但深受讀者喜愛,而且吸引了全國文藝界爭相根據紅岩題材進行改編創作。”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樊星介紹,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源自《紅岩》小說的詩歌、散文、雕塑、連環畫、話劇、歌劇、電影、電視劇、京劇、川劇、豫劇、黃梅戲、快板書等文藝作品遍地開花,令人目不暇接。
正是在小說與其他不同藝術形態作品的轉化中,紅岩故事得到極其廣泛的傳播。其中,以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原空政文工團創排的歌劇《江姐》,以及趙丹、於藍主演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影響尤為巨大。
1964年,根據小說《紅岩》改編而來的歌劇《江姐》首演,轟動全國。2018年,重慶市川劇院改編的川劇《江姐》首演,標志著一部新時代的紅岩題材紅色經典誕生。該劇由“三度梅”得主、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主演,獲得過“文華大獎”等諸多殊榮。
“身為重慶人,我對小說《紅岩》非常熟悉,能夠在舞台再塑江姐形象,為紅岩精神作出生動闡釋,我非常榮幸。”沈鐵梅表示,川劇《江姐》立足經典,通過本土化、人性化、當代化的表達再塑經典,為重慶文化濃墨重彩寫下新華章,也讓紅岩贊歌在新時代余音長存。
影響
一種偉大精神必將代代傳承
60多年來,小說《紅岩》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而奮斗不息。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就是其中之一。“小說《紅岩》和歌劇《江姐》是我心中的經典,我最愛唱的是《紅梅贊》。受革命先烈影響,受黨教育多年,我把黨的聲譽看得很重,把共產黨員這個稱號看得很重。”2021年6月29日,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張桂梅如是表示。
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紅岩精神成為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毫無疑問,作為一部紅色經典,小說《紅岩》在推動紅岩精神深入人心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在重慶市作協榮譽主席黃濟人看來,小說《紅岩》就是一部具有共產主義精神和革命氣節的教科書,“小說所蘊含的紅岩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紅岩》也因此成為重慶文學的一個重要縮影,集中彰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慶文學在全國的重要影響力。從綜合影響力來看,《紅岩》無疑是重慶迄今最偉大的作品,它跟重慶這座城市的關系,跟新中國的關系可以說是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是永不枯竭的一種存在。”
黃濟人表示,隨著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持續推進,作為跟重慶血肉相連的一部經典,《紅岩》的光芒必將進一步綻放。(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國慶期間重慶共接待國內游客2268.35萬人次
- 解放碑商圈迎來客流高峰。羅雲希攝 人民網重慶10月7日電 (記者馮文彥)7日,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公布數據,按照可比口徑測算,2024國慶節假期期間,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2268.35萬人次,同比增長14.1%﹔游客花費154.02億元,同比增長15.8%﹔入境過夜游客同比增長140.4%。…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