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孩子心理壓力大,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2024年11月01日12:27 |
小字號

不少家長對青少年心理壓力存在誤解,以為是孩子一段時間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往往忽視治療。實際上,家長的理解和行動,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那麼,家長應如何應對呢?重慶優眠醫學中心院長蒙華慶表示,家長首先要學會識別孩子跡象,再積極尋找正確方法應對。

識別孩子的心理跡象

家長需區分孩子的狀態,是處於抑郁狀態下還是普通的心情不好。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描述,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參考。

持續情緒低落:孩子長時間感到不開心,卻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同時變得沉默寡言,甚至無故流淚。

思維聯想遲緩:孩子可能出現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無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可能變得不穩定,時而暴躁,時而失控。

意志行為抑制:孩子可能失去動力,不願與人交流,對上學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厭學。同時,可能伴隨食欲不振、失眠或早醒等生理症狀。如果這些情況持續一兩周以上,家長應高度警惕,並尋求專業幫助。

家長的正確應對方法

青少年心理狀態不穩定並非孩子的過錯,也不是家庭的恥辱。家長應摒棄這種觀念,積極面對問題,為孩子尋求最佳的治療方案。

穩定自身情緒

家長的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孩子。因此,在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穩定自己的情緒,避免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通過自我調整或尋求專業幫助,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為孩子提供堅實的后盾。

尋求專業幫助

抑郁是一種疾病,需要專業的治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咨詢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或醫生。並為孩子提供科學的治療方案,幫助孩子走出疾病的陰影。

以傾聽和支持為主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以傾聽為主,耐心聽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同時,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力量。避免責備和脅迫,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蒙華慶提醒,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應保持冷靜和理智,摒棄病恥感,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同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陪伴他們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