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家長應警惕孩子這些情緒“警示”信號

2024年11月05日11:45 |
小字號

兒童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家長往往難以區分孩子的厭學情緒與真正的情緒障礙症狀,直到問題顯著化才意識到嚴重性。

重慶優眠醫學中心院長陳紅指出,部分兒童青少年有情緒障礙時,外在表現卻異常活躍,如好斗、易怒、情緒化等,這些不典型症狀極易被家長和老師忽視。再加上兒童對情感的表達尚不成熟,更增加了識別難度,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其異常行為常被誤認為是成長的必然階段,從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那麼,如何早期識別孩子的抑郁傾向呢?陳紅表示,這涵蓋了生理、情緒、認知及行為多個層面,包括不明原因的軀體疼痛、食欲下降、體重減輕、失眠乏力、情緒低落、易怒、恐慌、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責備,以及哭泣、攻擊性行為、逃學等不良行為,且這些症狀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

因此,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變化,警惕孩子心理問題的一些“警示”信號:

1.突然變得少言寡語,不願與人交往。

2.經常恐懼、焦慮、不安、煩躁、擔心。

3.情緒不穩,沖動。

4.拒絕去幼兒園或拒絕與親人分離。

5.容易生氣、產生敵意或愛發脾氣。

6.無興趣或總不愉快。

7.生活懶散、不願上學。

8.粗野和有暴力傾向。

9.過分活躍,上課小動作多﹔不遵守課堂紀律。

10.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聽講,做作業拖拉。

11.行為古怪和無理性。

12.控制不住地反復洗手、反復檢查,腦子反復想事。

13.不由自主地反復眨眼、擠眉、努嘴、抽鼻子、擺頭或身體抽搐。

14.無法控制地清喉、嗓子發聲。

15.不自主地罵人、說臟話。

16.睡不著或睡不好。

17.學習成績下降。

陳紅提醒,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提高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及時發現並干預潛在的心理問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加健康、關愛的成長環境。(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